密集烤房排濕進風冷風門
本產(chǎn)品使用新型的在密集烤房的冷風進風門中采用同步電機控制轉(zhuǎn)動風葉,能在0~90°開啟。并在任意角度保持穩(wěn)定;轉(zhuǎn)動風葉的面與邊框的面搭接≥5毫米,沒有縫隙,提高對冷風流量與流速的控制,進而提高對熱風的溫度控制和煙葉質(zhì)量。
二、冷風門簡介:
臥室密集烤房排濕進風冷風門冷風門根據(jù)烤房或者烤箱能的溫濕度和目標溫濕度的比較,控制冷風門的角度,通過進風門排除濕度,使烤房或烤箱內(nèi)的濕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更好的保證烘烤的質(zhì)量。
冷風門手動操作開關是自復位開關,推到上面是開,推到下面是關。
鼓風機手動開關是非自復位開關,自動控制時應該把開關置于“自動”位置。
風機調(diào)速開關置于低速時風機在低速運轉(zhuǎn),高速時風機在高速運轉(zhuǎn),置于停止時風機停止運轉(zhuǎn)。
當循環(huán)風機因為電路板或者繼電器原因不能運轉(zhuǎn)時,可以通過備用開關應急開啟循環(huán)風機;此時只需把備用開關閉合風機就能運轉(zhuǎn),但是將失去電流電壓異常保護;應急使用后及時排除控制器故障,讓風機正常運行。
冷、熱風隔絕門一般安裝于電廠鍋爐爐空氣預熱器出口至磨煤機進口熱風管道中,是用于隔斷進磨煤機的熱風。是鍋爐的關鍵輔助設備。
密集烤房是烤煙生產(chǎn)中烘烤煙葉的設備。具有裝煙密度大,使用風機進行強制通風和熱風循環(huán),平面、立面干球溫差和濕球溫差小,煙葉變黃、干燥均勻,烤后煙葉黃煙率高,烘烤時間短的特點,另外,還有溫濕度自控系統(tǒng)輔助烘烤設備,操作方便,容易掌握,降低烘烤工作強度明顯,節(jié)省烘烤用工等優(yōu)點。密集烤房分氣流上升式密集烤房和氣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兩種。兩種密集烤房在烘烤煙葉的過程中,雖然氣流不同,但仍具有較多的相似性。目前云南煙葉已進入成熟采收烘烤階段,為確保提高煙葉烘烤質(zhì)量,特提出密集烘烤操作技術要點,供各地烘烤煙葉參考。
一、提前檢修烤房并燒火試爐,確保烘烤工作順利開展
煙葉采收烘烤前,需對使用過的上年烤房進行散熱管掏灰,更換石棉條,確保燒火旺,散熱管檢修蓋板密封不漏煙,以后烘烤兩爐次再掏灰一次;更換陳舊傳感器紗布和對還可用的紗布用洗滴劑清洗,保證烘烤時傳感器紗布吸水良好,測定數(shù)值真實可靠;對出現(xiàn)損壞的門窗、墻體和擔煙梁等維護結(jié)構(gòu)進行修復,提高烤房的保溫、保濕性能??痉繖z查修理后,對新舊烤房都要先起動運行,燒火試烤,檢查控制控制器工作是否正常,散熱器是否漏煙,助燃風機、循環(huán)風機和進風板的轉(zhuǎn)動是否正常(注意風機不得反轉(zhuǎn)),線路電壓是否合理,附屬設備發(fā)電機是否正常,若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檢修,確保設備工作正常。另外,還要備足燃油,才能保障烘烤工作順利展開
烤前查看田間,合理計劃采煙,統(tǒng)一采收標準,提高采收成熟度相似性
在煙葉采收前,到田間查看煙葉的成熟情況,認真估算需要采收的量,做好計劃采收工作。每次進行煙葉采煙前,要到田間對采收人員進行現(xiàn)場培訓,統(tǒng)一采收標準。采煙時要做到不多采、不少采、不漏采、不采生,縮小采收煙葉的成熟度差異(詳見圖2、圖3、圖4)
三、分類堆放,優(yōu)化上竿,統(tǒng)計分配,對號裝炕
1、嚴格分類編煙。先將采回來的煙葉按部位、大小和成熟度進行分類堆放,然后先編代表性強的大類煙葉(大小或成熟度),但在編煙的過程中,要剔除成熟好(小葉)和稍差(大葉)的煙葉,拋棄無烘烤價值的過熟葉、重病殘葉、生葉和黑爆葉。之后再按成熟好或成熟稍差依次編煙,同時須剔除不同類型的可用煙葉和拋棄無烘烤價值的煙葉。編煙要做到同竿同質(zhì),同一成熟度,竿內(nèi)密度均勻、竿與竿重相近(詳見分類編煙組合圖5)。
2、科學裝煙。裝煙前要統(tǒng)計好竿數(shù),按各層竿數(shù)相同、同層均勻、黃葉先干的原則,分配好各類型煙葉的裝炕次序和對號裝炕,實現(xiàn)煙葉烘烤特性與烤房溫、濕分布規(guī)律對接,提高各層煙葉烘烤質(zhì)量。一般情況,氣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以頂層溫度高,相對溫度低,煙葉干燥,裝煙宜黃不宜生,底層溫度***,相對濕度,煙葉***后干燥,裝煙盡可能放綠葉,不放黃葉;氣流上升式密集烤房則是以底層溫度高、相對濕度低,煙葉干燥,裝時應以黃葉為主,頂層溫度***,相對濕度,煙葉***后干燥,裝煙葉要把握裝生不裝黃。前后溫濕度高低要看密集烤房建蓋的年代而定。
3、編裝操作事項。在編煙、裝煙的過程中,要輕拿、輕放,防止煙葉破損、阻斷,降低煙葉質(zhì)量。在運輸和堆放煙葉時,要防止暴曬和過分擠壓,盡可能減少擦傷、磨傷、破損和灼傷等有損煙葉質(zhì)量的行為。
四、統(tǒng)一傳感器掛放位置,提高溫濕度測量的準確性,實現(xiàn)統(tǒng)一指揮烘烤的目的
為盡可能減小烤房之間測量的溫濕度值的差異,降低烤房之間的可變性,做到工藝設置統(tǒng)一,傳感器的感溫部分統(tǒng)一掛放位置。通常傳感器掛放在烤房中梁下方的中倉靠前倉處30cm左右的地方,頂層感溫頭與頂層葉尖基本平行,底層感溫頭比低層煙葉葉尖高2cm左右為宜。
五、合理添煤,準確控溫
為了準確控制好干球溫度和濕球溫度,在煙葉變化的各個階段,要合理添煤。
1、在煙葉變黃中前期,基本不通風排濕,耗熱較少,每次加煤就控制在0.5kg-1kg,確保升溫速度為0.5-1℃/h和穩(wěn)溫變黃。
2、在煙葉變黃中后期,因為少量通風排濕促黃,耗量增大,需要適當加大火力,補充熱耗,每次加煤可控制在1kg左右為宜,才能滿足升溫速度0.5℃/h或穩(wěn)溫促黃、促干的需求。
3、在煙葉凋萎排濕中前期,由于進風進量逐漸增大,火力要求也隨之加大,每次加煤時可到2kg-3kg,控制升溫速度為0.3-0.5℃/h。
4、到凋萎后期、定色期和干筋前期,此期因為煙葉定色進風量,為確保大排濕對熱耗的需求,每次可加煤4kg-5kg,同時控制升溫速度不可超0.5℃/h。
5、干筋后期由于煙葉含水量少,進風排濕量小,可將加煤量減至3kg-4kg/次,使升溫速度達1-1.5℃/h,并穩(wěn)定干筋期溫度,直到煙葉主脈烤干為止。
六、掌握好排濕技巧,破解烤青、掛灰和烤糟等難題
在煙葉烘烤過程中,如何做到排濕適宜,實現(xiàn)煙葉干燥程度與變黃、烤香相匹配。關鍵掌握如下操作技術:
?。ㄒ唬┱莆蘸猛L排濕時機
通風排濕時機要看煙葉的含水量高低、裝煙容量和氣候等因素,煙葉含水量高、裝煙容量大和雨天烘烤,在穩(wěn)定起火溫度35-36℃后,烤房上下層溫度差1℃以內(nèi),上下層濕差小于0.3℃時,可進行通風排濕,反之,則不排濕。在煙葉進入38℃變黃高峰階段時,要看煙葉的變黃成度來決定通風排濕時機,一般在點火烘烤36小時后可進行通風排濕,即使是烘烤成熟度比較差的煙葉,通風排濕時機也不可超過點火后48h。因為通風排濕時機偏晚,煙葉失水量不足會降低煙葉變黃速度,烤后煙葉色度差,光澤暗,品質(zhì)低下。隨烘烤工作的深入,煙葉黃度加強,需逐漸加大進風排濕量,加快煙葉的干燥、定色。
?。ǘ┱莆蘸门艥窳?/span>
烘烤過程中排濕量的多少,在一定的干球溫度條件下,一般看測量所得干、濕球溫度差的大?。▊鞲衅骷啿嘉#﹣頉Q定通風排濕量的多少。干濕球溫度差小測量所得濕球溫度高說明烤房內(nèi)水分含量大,排濕量??;干濕球溫度差大,表明烤房內(nèi)水分含量低,排量大。一般干球溫度為35-36℃時,干濕差為0.5→1℃,干球溫度38℃→40℃時,干濕差定1.5→3℃,干球溫度由40℃→46℃,干濕差由3℃→9℃(即穩(wěn)定濕球溫度不變,逐漸加大通風量,緩慢升高干球溫度),干球溫度達47℃→50℃時,干濕差由9℃→12℃,干球溫度由50℃→60℃時,干濕差由12℃→21℃,干球溫度由60℃→65℃時,干濕差由21℃→24℃。經(jīng)過上述通風排濕,使煙葉的干燥程度與變黃、烤香相匹配,烤出色、香、味俱全的高質(zhì)量煙葉。
?。ㄈ┛刂七m宜的煙葉干燥程度
準確把握煙葉在烘烤過程中的干燥程度,使烘烤階段穩(wěn)步推進。煙葉干燥目標:葉尖開始變黃,葉身發(fā)熱、發(fā)軟;煙葉變黃7-8成時,煙葉基本拖條(不可達勾尖,否則易把煙烤青);煙葉全黃時,煙葉全拖條。干球溫度要超過43℃前,煙葉干燥程度達到溝尖卷邊,干球要超46℃,煙葉干燥程度要達一半以上,干球溫度要超50℃時,葉色須基本定色,干球溫度要超55℃時,煙葉應全部定色。否則,容易烤壞煙葉(輕則掛灰,重則烤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