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虎
- 2009年02月27日 20:09 信息來源:
儀表網
瀏覽次數:1477次
【已發(fā)表論文】:
[1]宋曉 李伯虎 柴旭東.復雜產品虛擬樣機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tǒng)研究[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7,19(11):2484~
[2]王鵬 李伯虎 柴旭東 侯寶存 殷潤民 黃繼杰 唐震.基于仿真組件技術的CGF系統(tǒng)體系結構和實現[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7,19(5):1041~
[3]譚娟 李伯虎.面向語義的C4ISR/Sim集成系統(tǒng)設計[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6,32(10):1226~
[4]殷潤民 平潔 柴旭東 李伯虎.一種基于灰度差統(tǒng)計的邊緣檢測方法[J].計算機工程,2006,32(8):201~
[5]譚娟 李伯虎 柴旭東.可擴展建模與仿真框架-XMSF技術研究[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6,18(1):96~
[6]王鵬 李伯虎 柴旭東 邸彥強.復雜產品多學科虛擬樣機頂層建模語言研究[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06,12(10):1605~
[7]邸彥強 柴旭東 李伯虎 唐震 余海燕.HLA/RTI網格化與以模型為中心的分布仿真互聯模式研究[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06,12(4):504~
[8]施國強 朱耀琴 李伯虎 柴旭東.復雜虛擬樣機工程的項目管理技術研究[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5,17(8):1905~
[9]邸彥強 李伯虎 柴旭東 王鵬.多學科虛擬樣機協同建模與仿真平臺及其關鍵技術研究[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05,11(7):901~
[10]夏國洪 李伯虎 唐曉青 朱文海 柴旭東.復雜系統(tǒng)(產品)集成制造工程的技術研究與應用[J].中國工程科學,2005,7(9):49~
[11]卿杜政 熊新平 李伯虎 都志輝.仿真網格的初步實踐[J].現代防御技術,2004,32(4):67~
[12]李伯虎 柴旭東 朱文海 邸彥強 王鵬 施國強 譚娟 殷潤民 侯寶存.現代建模與仿真技術發(fā)展中的幾個焦點[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4,16(9):1871~
[13]宋曉 李伯虎 柴旭東.虛擬樣機模型庫管理系統(tǒng)初步研究[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4,16(4):730~
[14]李伯虎 柴旭東 朱文海 孫家廣 梁炳成 吳慧中 彭曉源.SBA支撐環(huán)境技術的研究[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4,16(2):181~
[15]侯寶存 李伯虎 柴旭東 施國強.虛擬樣機設計仿真環(huán)境中多領域工具集成的研究[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4,16(2):234~
[16]王鵬 李伯虎 柴旭東 邸燕強 燕雪峰.復雜產品虛擬樣機協同仿真建模技術研究[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4,16(2):274~
[17]宋曉 李伯虎 柴旭東.復雜產品虛擬樣機工程中模型庫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04,10(12):1546~
[18]李伯虎 柴旭東 等.復雜產品虛擬樣機支撐平臺的初步研究與開發(fā)[J].計算機仿真,2003,20(1):4~
[19]李伯虎 柴旭東 朱文海 孫家廣 梁炳成 吳慧中 彭曉源.復雜產品協同制造支撐環(huán)境技術的研究[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03,9(8):691~
[20]周杰韓 李伯虎 等.面向環(huán)境的產品全生命周期工程[J].制造業(yè)自動化,2002,24(4):30~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儀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表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④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相關事宜,請聯系本網。聯系電話:0571-87759945,QQ:110302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