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科普】 自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Norris提出NIR分析技術以來,有關NIR技術的研究工作蓬勃發(fā)展。
在食品分析方面,基于NIR分析技術上的優(yōu)勢特點(快速、無損、無污染等),在食品品質檢測、安全檢測、真?zhèn)舞b別、轉基因食品檢測等方面的研究及應用漸漸成為一種熱點,且許多NIR檢測技術方法已經成為AACC、AOAC、ICC的標準方法。
近紅外光譜分析儀器的性能隨著光學技術、電子技術、硬件技術以及計算機和軟件技術的不斷進步也有了極大地改善,高信噪比的傅立葉變換型、光柵掃描型光譜分析儀研制成功并開始進入儀器市場,濾光片型近紅外分析儀的研制則進入了成熟期并成為了近紅外儀器中的主流產品。與此同時,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除農業(yè)以外的其他領域(如紡織業(yè)、化工業(yè)、制藥業(yè)、造紙業(yè)等)也進入了實際應用階段,尤其是在工業(yè)現場分析、在線質量監(jiān)控等方面該技術顯示了的優(yōu)勢。進入九十年代,許多基于不同分光原理的新型近紅外分析儀器如二極管列陣型、聲光調制型、成像光譜型等出現了,這些儀器在快速現場實時測量方面有很好的發(fā)展?jié)摿Γ钱敶t外光譜分析儀器發(fā)展的典型代表。
在食用油脂分析領域,國內外研究人員利用NIR技術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包含食用油脂種類鑒別與摻偽分析、理化指標的定量分析及多組分同時測定等幾個方面。
NIR技術用于食用油脂種類鑒別與摻偽分析
NIR分析技術結合化學計量學方法,通過比較油脂的整體指紋特征,達到辨別各譜圖之間的細微差別,以此達到油脂種類鑒別和摻假分析的目的。文獻報道顯示,近年來,基于NIR技術定性識別油脂和定量檢驗方面的研究很多。
我國學者利用紅外光譜技術研究了10種食用油脂的光譜特性,綜合研究所得的光譜數據運用線性辨別分析法和典型鑒別分析法對這些油脂進行了鑒別分析和分類。國外研究人員利用NIR和化學計量學方法進行了橄欖油品質與摻雜檢測的研究,該研究基于橄欖油的NIR數據,用判別分析方法把20個樣品分為特級初榨橄欖油和普通橄欖油兩類,正確率為100%,同時研究人員還測定了純橄欖油中摻入多種其他植物油的混合油的NIR數據,利用偏小二乘(PLS)方法建立定量分析模型,模型檢驗預測相對誤差在-5.67%~5.61%之間。該研究結果表明,NIR技術可為橄欖油品質鑒定和摻雜提供一種快速、簡便、準確的檢驗方法。基于NIR技術而建立的快速鑒別油脂的摻偽方法對食用油摻假判別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推動油脂行業(yè)和檢測行業(yè)的積極發(fā)展。
NIR技術用于食用油脂理化指標的定量分析及多組分同時測定
在近紅外區(qū),油脂的主要組分都有吸收,能夠獲得穩(wěn)定的光譜信息,因此NIR技術可以用于油脂理化指標的定量分析。文獻資料顯示:油脂的色澤、酸價、過氧化值、皂化值、碘值、脂肪酸組成等基于NIR技術測定方法的研究均有相關報道。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油脂品質分析工作中,研究人員已逐步構建了多種檢測模型適用于分析油脂的特征指標和質量指標。研究人員采用NIR技術結合偏小二乘法建立了花生油酸價的定量模型,經檢驗該模型的識別準確率達到96.5%。此外,國外學者利用NIR技術快速測定了菜籽油、亞麻油和蘇林油中的脂肪酸組成,并對方法進行了評價,均得到較理想的結果。
隨著
分析檢測技術的發(fā)展,NIR技術應用于油脂分析越來越廣泛,其與化學計量學聯用在油脂行業(yè)已有較好的成果,該技術具有靈敏度高、速度快、重復性好、可避免使用有毒
化學試劑、無需樣品前處理及可實現大量樣品的快速無損檢測等優(yōu)點;另一方面,基于NIR便攜式儀器的出現和分析檢測方法的深入研究,未來NIR技術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及現場檢測方面的應用也將會發(fā)揮重要作用。
(原文標題:近紅外光譜(NIR)分析技術在食用油脂檢測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