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華電子告訴你等離子清洗機放電原理
1857年,Siemens利用同軸的圓筒電極結構的DBD放電產生臭氧;1860年,Andrews將此放電命名為無聲放電(silent discharge)。從1860年到1900年的40年間,各界對DBD本身的研究較少,只是通過這種放電來產生臭氧和氮氧化物(NO)。
2 對介質阻擋(DBD)放電特性的研究
20世紀初,Warburg開始了對DBD本身放電特性的研究。1932年,Buss利用平行平板電極結構研究了大氣壓空氣DBD放電特性,同時拍攝了長曝光時間的放電圖像,即所謂的 Liehtenburg圖,并用示波器記載了放電的電流波形。結果表明,放電是由大量發(fā)光細絲(即流注)組成,與此相對應,電流波形是由大量的窄脈沖組成。
1943年,Manley在DBD電流回路中串聯(lián)一個電容器以收集放電電荷Q,將對應于Q的電壓信號送到示波器的Y輸入;同時將外加電壓送到示波器X輸入。在每一個外加電壓周期T,示波器上得到一個封閉的四邊形圖形,即李薩如(Lissajous)圖形。他還提出可以利用李薩如圖形所包圍的面積S計算放電能量W或功率P。
3 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大氣壓下輝光放電
1987年,日本的Kanazawa利用含氦氣的混合氣體進行大氣壓下DBD實驗,并用肉眼觀察到了均勻放電現(xiàn)象。從此以后,人們認識到,除了細絲放電模式外,大氣壓下DBD還存在均勻放電模式,并且將此均勻放電統(tǒng)稱為大氣壓下輝光放電,即APGD,大氣壓DBD的研究進入新的篇章。
大氣等離子清洗機 DBD存在兩種放電模式,即細絲模式和均勻模式,但常見的還是細絲模式,這是由大氣壓下氣體放電特性所決定的。為了避免大氣壓氣體放電形成電弧,人們在氣隙中引入了絕緣介質,構成DBD,目前介質阻擋(DBD)放電仍是學術研究的一個重要項目。
如果此文國華電子告訴你等離子清洗機放電原理對您有所幫助,敬請關注更新;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或內容補充,歡迎在下方評論區(qū)留言與我們互動。
編輯人: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