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專業(yè)代理ATCC菌種,人參土地類芽孢桿菌說明書*,質量保證,為大中型科研提供嚴格質量體系控制的ATCC,CMCC,CICC,DSMZ標準菌株。
產(chǎn)品名稱 | 種屬 | 價格 |
人參土地類芽孢桿菌說明書 | Paenibacillus panacisoli | 電詢 |
基本信息:
資源名稱 人參土地類芽孢桿菌說明書
種屬:Paenibacillus panacisoli
描述 具有固氮或作物根際促生能力。
實驗內容:
1.人參土地類芽孢桿菌說明書稱量→溶化→調pH→過濾→分裝→加塞→包扎→滅菌→無菌檢查
2.干熱滅菌:裝入待滅菌物品→升溫→恒溫→降溫→開箱取物
3.高壓蒸汽滅菌:加水→裝物品→加蓋→加熱→排冷空氣→加壓→恒壓→降壓回零→排汽→取物→無菌檢查
4.過濾除菌:組裝滅菌→連接→壓濾→無菌檢查→清洗滅菌
基本概念:
(1) 人參土地類芽孢桿菌說明書菌群:由多種細菌混合組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細菌群體,具有某些共同性狀。如大腸菌群包括大腸桿菌、產(chǎn)氣腸細菌及他們之間的過渡類型。
(2) 菌屬:菌種的上一級分類,通常性狀相近、親緣關系密切的若干菌種組成一個菌屬,如芽孢桿菌屬、葡萄球菌屬、乳桿菌屬等。
(3)是細菌基本的分類單位,通常指表型特征相似、親緣關系接近的一類細菌群體,與同屬內其他種有著明顯差異;當涉及到細菌保存時,菌種是指細菌的種子(用來長期保存)資源。
(4) 菌型:同一菌種的不同細菌,在某些方面存在較小差異的為同一菌型,通常一個菌種內的細菌可以分為多種不同的菌型。
(5) 菌株:由一個獨立分離的單細胞系培養(yǎng)而成的純遺傳型群體及其一切后代,一種微生物的每一個不同來源的純培養(yǎng)物均可稱為該菌種的一個菌株。
以下是人參土地類芽孢桿菌說明書的相關產(chǎn)品,點擊了解更多工業(yè)微生物菌種。
山楊黑星孢現(xiàn)貨,ATCC菌株
穴殼菌培養(yǎng),ATCC菌株
殼皮炭疽菌保存,ATCC菌株
雜色尾孢售價,ATCC菌株
貝倫格葡萄座腔菌現(xiàn)貨,ATCC菌株
北方蜜環(huán)菌培養(yǎng),ATCC菌株
粉紅聚端孢霉保存,ATCC菌株
長極鏈格孢售價,ATCC菌株
轉化因子2β(TRA2β)ELISA Kit for Transformer 2 Beta (TRA2b)規(guī)格:48T/96T
Tectonic 1蛋白(TCTN1)ELISA Kit for Tectonic 1 (TCTN1)規(guī)格:48T/96T
神經(jīng)肽VF(NPVF)ELISA Kit for Neuropeptide VF (NPVF)規(guī)格:48T/96T
腺苷激酶7(AK7)ELISA Kit for Adenylate Kinase 7 (AK7)規(guī)格:48T/96T
細胞周期素I2(CCNI2)ELISA Kit for Cyclin I2 (CCNI2)規(guī)格:48T/96T
Anoctamin 1蛋白(ANO1)ELISA Kit for Anoctamin 1 (ANO1)規(guī)格:48T/96T
Osterix蛋白(OSX)ELISA Kit for Osterix (OSX)規(guī)格:48T/96T
N-Myc交互子(NMI)ELISA Kit for N-Myc Interactor (NMI)規(guī)格:48T/96T
肌間蛋白3(MYOM3)ELISA Kit for Myomesin 3 (MYOM3)規(guī)格:48T/96T
失調蛋白8(ATXN8)ELISA Kit for Ataxin 8 (ATXN8)規(guī)格:48T/96T
Atrophin 1蛋白(ATN1)ELISA Kit for Atrophin 1 (ATN1)規(guī)格:48T/96T
角化不良蛋白(DKC)ELISA Kit for Dyskerin (DKC)規(guī)格:48T/96T
人參土地類芽孢桿菌說明書* 鮭降鈣素 規(guī)格: 140734-200501
* 5’-胞苷酸 規(guī)格: 140735-200501
* 4'羥基苯乙酸 規(guī)格: 140736-200501
* 5'-羥基吲哚乙酸 規(guī)格: 140737-200501
* 馬尿酸 規(guī)格: 140738-200501
* 苯乙酰谷胺酰胺 規(guī)格: 140739-200501
* 抗眼鏡蛇毒血清 規(guī)格: 140740-200501
* 游離甲狀腺素 規(guī)格: 553-0106
* 游離*狀腺原氨酸 規(guī)格: 552-0105
* 洋地黃 規(guī)格: 501-8004
保藏方法:
1.人參土地類芽孢桿菌說明書傳代培養(yǎng)保藏法
又有斜面培養(yǎng)、穿刺培養(yǎng)、皰肉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等(后者作保藏厭氧細菌用),培養(yǎng)后于4-6℃冰箱內保存。
2. 液體石蠟覆蓋保藏法
是傳代培養(yǎng)的變相方法,能夠適當延長保藏時間,它是在斜面培養(yǎng)物和穿刺培養(yǎng)物上面覆蓋滅菌的液體石蠟,一方面可防止因培養(yǎng)基水分蒸發(fā)而引起菌種死亡,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氣進入,以減弱代謝作用。
3. 載體保藏法
是將微生物吸附在適當?shù)妮d體,如土壤、沙子、硅膠、濾紙上,而后進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濾紙保藏法應用相當廣泛。
4. 寄主保藏法
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養(yǎng)基上生長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體、螺旋體等,它們必須在生活的動物、昆蟲、雞胚內感染并傳代,此法相當于一般微生物的傳代培養(yǎng)保藏法。病毒等微生物亦可用其他方法如液氮保藏法與冷凍干燥保藏法進行保藏。
5. 冷凍保藏法
可分低溫冰箱(-20-30℃,-50-80℃)、干冰酒精快速凍結(約-70℃)和液氮(-196℃)等保藏法。
6. 冷凍干燥保藏法
先使微生物在極低溫度(-70℃左右)下快速冷凍,然后在減壓下利用升華現(xiàn)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有些方法如濾紙保藏法、液氮保藏法和冷凍干燥保藏法等均需使用保護劑來制備細胞懸液,以防止因冷凍或水分不斷升華對細胞的損害。保護性溶質可通過氫和離子鍵對水和細胞所產(chǎn)生的親和力來穩(wěn)定細胞成分的構型。保護劑有牛乳、血清、糖類、甘油、二甲亞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