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值計量改革刻不容緩
天然氣的計量定價是行業(yè)運營的重要依據和準則,也意味著我國正在實施的計量定價改革將從根本上改變行業(yè)的許多 交易方式和運營規(guī)則。目前,天然氣的計量和定價通常有三種方式:一按體積、 按質量、按熱:值。其中,質量測量一般只用于LNG(液化天然氣);熱值測量因其更加標準化和化,已成為天然氣貿易轉移中廣泛使用的測量方法。然而,由于過去天然氣產量低、規(guī)模小、管理粗糙,我國-直采用相對廣泛的體積測量方法。
近年來,隨著中國工業(yè)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天然氣的產量和消費量迅速增加,成為中國重要的能源組成部分。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大的天然氣國和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天然氣在中國能源領域的地位不再相同。因此,過去粗放的容積測量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我國天然氣高質量發(fā)展的內在需要。
此外,隨著中國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的深入推進,國家管網公司即將登陸。未來,塔里木盆地、松遼盆地和四川盆地的國內陸上天然氣,中亞、中緬等天然氣管道的天然氣,或者國內天然氣和從海上的LNG,都將進入統(tǒng)-的天然 氣管網。天然氣熱值計量定價體系是一個重 要的基礎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改革的成敗直接決定了我國天然氣體制改革的進度和成效。
今年5月,國家發(fā)改委等四部門正式發(fā)布《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jiān)管辦法》文件,要求“24個月內建立天然氣能源計量定價體系”,這凸顯了中國推進天然氣體制改革的堅定決心。但是,在操作層面上,如何保證政策的有效實施,使改革真正做到公平、合理、惠民,是我們當前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
幸運的是,多年來,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研究院等研究機構-直致力于熱值計量的研究,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研究成果,為我國熱值計量改革提供了技術支持。
但由此產生的成本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在下游城市燃燒領域,由于用戶數量多、覆蓋面廣,儀器校驗改造成本成為熱值計改革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