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撫生實業(yè)有限公司>>細胞生物學試劑>>細胞組織染色>> 膠原酶I型
貨號 | FS-X9751 |
---|
產(chǎn)品介紹:
本品為I型膠原酶,≥250 U/mg solid,可用于上皮、肝、肺、脂肪和腎上腺等組織和細胞的解離。 本品來源于溶組織梭菌(Clostridium histolyticum),是一種酶粗提物,不僅含有膠原酶(更準確的稱法為梭菌蛋白酶A(clostridiopeptidase A)),能夠降解天然膠原和網(wǎng)狀纖維。還含有其他的一些蛋白酶、多糖酶、脂酶等,分別能夠有效水解結締組織和上皮組織細胞外基質(zhì)內(nèi)的其他蛋白,多糖和脂質(zhì),使得本品非常適用于組織消化。 膠原酶(Collagenase)是一種蛋白酶,一種肽鏈內(nèi)切酶,能夠特異性的識別Pro-X-Gly-Pro序列(該序列高頻率出現(xiàn)在膠原中,很少發(fā)現(xiàn)于其他蛋白中)并切割該序列中性氨基酸(X)和甘氨(Gly)之間的肽鍵。許多蛋白酶都能水解單鏈且變性的膠原多肽,但膠原酶是一種可以降解具有三股超螺旋結構的天然膠原纖維的蛋白酶,這種膠原纖維廣泛存在結締組織內(nèi)。 目前商業(yè)化提供的細菌膠原酶主要根據(jù)膠原酶活性的差異,分為四種類型:膠原酶I型,II型,III型和IV型,在應用上有所偏向: 1)膠原酶I(Type I Collagenase):含有比較均勻的各種酶活力(包括膠原酶、酪蛋白酶、梭菌蛋白酶、胰蛋白活性)。通常用作上皮細胞、肝、肺、脂肪和腎上腺組織細胞的制備; 2)膠原酶II(Type II Collagenase):含有更高的梭菌蛋白酶活性,通常用于心臟、骨、肌肉、胸腺和軟骨等組織來源細胞的制備; 3)膠原酶III(Type III Collagenase):含有較低的蛋白酶活性,常用于乳腺細胞的制備; 4)膠原酶IV(Type IV Collagenase):含有低活性,通常用于胰島細胞的制備,或者需要維持受體完整性的細胞制備實驗。 酶活力單位定義 在37℃,pH7.5 的條件下,5h內(nèi)水解膠原產(chǎn)生相當于1μM L-亮氨的酶量定義為1個酶活力單位。 儲存條件:4℃,有效期兩年 |
中文名稱:膠原酶I型
英文名稱:Collagenase I
產(chǎn)品規(guī)格:100mg
貨號:FS-X9751
實驗報告:
一、分離與培養(yǎng): 1、無菌條件下,取出1-3d 齡SD大鼠心房組織,然后用PBS將此組織塊清洗2次,最后將組織剪成1mm3左右大小; 2、往組織塊中加入4 mL酶消化液(0.1% 和0.1% I型膠原酶),混懸10s,置37℃條件下消化10min,之后用滴管吹打制成單細胞懸液,自然沉淀并收集上清,用含10% FBS培養(yǎng)基終止消化后4℃放置; 3、剩下的組織再加入3~4mL酶消化液,混懸10s,置37℃消化10 min后,按上述方法收集上清并終止消化后4℃放置,重復此步驟2-3次,直至組織*被消化; 4、用200目不銹鋼篩網(wǎng)過濾細胞消化液,1200r/min 離心10min,棄去上清,沉淀細胞用含有10% FBS DMEM/F12培養(yǎng)基混懸,接種于25cm2培養(yǎng)瓶,放置于37℃ ,5%CO2 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 5、差速貼壁1h后,吸出培養(yǎng)基,按實驗需要接種于6孔板中繼續(xù)培養(yǎng); | 二、免疫熒光鑒定: 1、待心房肌細胞生長至80%融合時,棄去培養(yǎng)基,用溫育的PBS沖洗細胞2次,每次10min,然后用4%多聚甲醛在室溫條件下固定細胞15min; 2、PBS沖洗細胞2次,每次10min,然后在4℃條件下,用0.1%Triton X-100透膜15min; 3、PBS沖洗細胞2次,每次10min,然后在室溫條件下,用4% BSA封閉細胞30min; 4、按1: 100的比例稀釋α-actin一抗,然后將其放在4℃冰箱中孵育細胞過夜; 5、PBS沖洗細胞3次,每次10min,按1:150的比例稀釋抗α-actin的二抗, 37℃條件下放置1h; 6、用PBS沖洗3次,每次10min,最后在倒置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圖像并拍照。 |
操作規(guī)程
1、在96孔板加入細胞100μL/孔,通常細胞增殖實驗每孔加入100微升2000個細胞,細胞毒性實驗每孔加入100微升5000~10000個細胞(具體每孔所用的細胞的數(shù)目,需根據(jù)細胞的大小,細胞增殖速度的快慢等決定)。置37℃ 5%CO2細胞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24小時.
2、.加入適當濃度的0~10μL 受試化合物。
3、將96孔板在37℃,含5% CO2空氣及100%濕度的細胞培養(yǎng)箱中孵育適當時間。
4、將5×MTT 用稀釋液稀釋成1× MTT 溶液。
5、每孔加50μL 1× MTT 溶液,在37℃孵育4小時,使MTT 還原為甲臜。
6、吸出上清液,每孔加150μL DMSO 使甲臜溶解,用平板搖床搖勻。
7、酶標儀在570nm 波長處檢測每孔的光密度(如無570nm 濾光片,可以使用560-600nm 的濾光片)。
8、結果分析
a、細胞的存活率:將各測試孔的OD 值減去本底OD 值(*培養(yǎng)基加MTT,無細胞)或空白藥物孔OD 值(*培養(yǎng)基加受試藥物的不同稀釋度加MTT,無細胞),各重復孔的OD 值取平均數(shù)±SD。細胞的存活率以T/C%表示,T 為加藥細胞的OD 值,C 為對照細胞的OD 值。細胞存活率% =(加藥細胞OD/對照細胞OD)×100
b、求出T/C = 50% 時的藥物濃度(IC50)及T/C = 10%時的藥物濃度(IC90)
培養(yǎng)操作步驟:
1.公司僅用于科研用蓋片鑷將蓋玻片自75%乙醇中取出,用無菌絲綢布擦拭干凈,不要用紗布;
2.將蓋玻片輕輕放入6孔培養(yǎng)板(每孔一片)或培養(yǎng)皿中(每個平皿可放置2-3片);
3.在距離紫外燈直射范圍內(nèi)20-30 厘米處照射2-3小時;
4.將經(jīng)過計數(shù)的細胞懸浮液移入培養(yǎng)板中,使蓋玻片*浸在培養(yǎng)液中;
5.將培養(yǎng)板在5% CO2水浴孵箱中37℃孵育2-3天,當貼壁細胞生長至覆蓋培養(yǎng)板底部2/3面積時,將培養(yǎng)板取出,用蓋片鑷輕輕取出蓋玻片,用蒸餾水漂洗后即可進行快速固定以及免疫細胞化學檢測。
腫瘤壞死因子相關凋亡誘導配體(TRAIL)英文名:TRAIL 腦肌激BCK抗體包裝5g
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成員8(TNFRSF8)英文名:TNFRSF8 β葡萄糖抗體包裝10MG
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成員5(TNFRSF5)英文名:TNFRSF5 癌相關蛋白1抗體包裝1g
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成員4(TNFRSF4)英文名:TNFRSF4 Bcl2樣凋亡蛋白9抗體包裝5g
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成員10A(TNFRSF10A)英文名:TNFRSF10A BTB/POZ結構域蛋白10抗體包裝1g
腫瘤壞死因子配體超家族成員14(TNFSF14)英文名:TNFSF14 BTB/POZ結構域蛋白17抗體包裝5g
腫瘤壞死因子配體超家族成員13(TNFSF13)英文名:TNFSF13 BTB/POZ結構域蛋白19抗體包裝1g
腫瘤壞死因子β(TNFβ)英文名:TNFβ BXDC2蛋白抗體包裝5g
腫瘤壞死因子α誘導蛋白6(TNFαIP6)英文名:TNFαIP6 BOLA1蛋白抗體包裝1g
中性粒細胞明膠關聯(lián)脂質(zhì)運載蛋白(NGAL)英文名:NGAL BOLA2蛋白抗體包裝25g
中性粒細胞激活蛋白3(NAP3)英文名:NAP3 殺菌通透性增加蛋白樣1抗體包裝5g
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ELA2)英文名:ELA2 殺菌/通透性增加蛋白樣2抗體包裝25g
中期因子(MK)英文名:MK 嗜乳脂蛋白樣3抗體包裝250mg
中間α-球蛋白抑制因子H5(ITIH5)英文名:ITIH5 殺菌/通透性增加蛋白樣3抗體包裝1g
脂質(zhì)運載蛋白1(LCN1)英文名:LCN1 BRD1蛋白抗體包裝25g
原癌基因AF4蛋白抗體肌肉生長抑制(MSTN)AZD9496 是有效,選擇性的雌激受體 (ERα) 拮抗劑,IC50 為 0.28 nM。
膠原酶I型菊異莖點霉 伯森坦溶血磷脂
萊西氏屬 4-噻吩并[3,2-d]嘧啶肉堿脂酰轉(zhuǎn)移
褪色沙雷氏(粘質(zhì)沙雷氏) 苯海拉明鹽鹽肉堿軟脂?;D(zhuǎn)移1
水叢毛單胞 1-巰甲基環(huán)基乙肉堿軟脂?;D(zhuǎn)移2
土生隱球酵母 偏鉛乳清磷核糖轉(zhuǎn)移
秀珍菇 3-甲氧基-4-(二氟甲氧基)苯甲乳
紫棕炭團 5'-O-(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2'-O-[(叔丁基)二甲基硅基]-N-異丁?;B-3'-乳脫氫
嗜熱鏈球 3-環(huán)甲氧基-4-二氟甲氧基乳脫氫A
土生克雷伯氏 N-Boc-甘乙酯乳鐵蛋白
馬昆德擬青霉 1,6-二溴-2-萘酚乳鐵蛋白肽
布魯氏 4-溴-2-氟芐鹽鹽狀瘤病抗體
釀酒酵母 4-(2-代乙基)辛基苯癌標志物-CA153
彎曲芽孢桿 季戊四三烯基珠蛋白
解淀粉周培瑾氏 2,4-二噻吩并[3,2-D]嘧啶乳脂球表皮生長因子8
可可球二孢 1-叔丁酯哌軟骨寡聚基質(zhì)蛋白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nèi)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儀表網(wǎng)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chǎn)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zhì)及產(chǎn)品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