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學會動態(tài)】6月11日,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磁共振與超聲影像設備計量標準及溯源體系研究"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驗收。
為解決上述問題,中國計量院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支持下,開展了"磁共振成像儀磁場均勻性評價體系"、"激光法校準高頻水聽器及超聲模體材料聲學參數溯源體系的建立"、"動態(tài)心臟成像與軟組織彈性成像計量關鍵技術研究"3個子課題的研究。
經過3年多的努力,課題組解決了利用核磁共振準確測量室溫強磁場、激光測量水介質中高頻微小位移、彈性模體材料制備工藝等關鍵問題,形成強磁場及均勻性測量、高頻與大功率超聲聲場測量、彈性模體與動態(tài)心臟模體測量等多項計量檢測能力,建立或完善了多個計量溯源體系。
課題建立的核磁共振測場儀、材料超聲參數、超聲聲場與功率測量等多套實物計量標準裝置和測量裝置,顯著提高了測量校準的量程和范圍,研究成果已應用于磁共振與超聲設備的輸出特性測量;超聲模體聲學參數、彈性模量等參數測量,動態(tài)心臟模體的制備與校準,為磁共振與超聲影像設備的質量控制提供了量值依據。
據了解,該課題是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醫(yī)學診療設備計量標準及溯源體系研究"項目當中的一個課題。課題研究成果將為磁共振與超聲影像設備的輸出場特性測量、影像診斷信息的準確可靠提供量值溯源保障,為醫(yī)學影像廠商設備的研發(fā)與生產、醫(yī)院影像設備使用過程中的校準與監(jiān)測、臨床醫(yī)學影像診斷結果的可比等活動提供可靠的測量校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