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適用范圍:
1.1 適用于安裝在垂直分隔構件開口處的門和卷簾總成的耐火試驗;如鉸鏈門、樞軸門、水平滑動門、垂直滑動門、(包括鏈接滑動門和分段門)、卷簾門、其他滑動、折疊門、翻板門、可在墻中移動的板等等的耐火性能試驗以及建筑用有樘門無樘門和卷簾的試驗。
二、符合標準:
2.1 符合GB/T7633-2008《門和卷簾的耐火試驗方法》標準要求;
2.2符合ISO3008-2007《耐火試驗 門和卷簾總成》標準要求;
2.3符合GB/T9978.1-2008《建筑構件耐火試驗方法 部分:通用試驗要求》;2.4符合NFPA《防火門耐火試驗方法》標準要求;
2.5符合GB14102-2005《防火卷簾》標準要求。
三、性能特點:
3.1采用十六位高精度采集卡,收集各路的溫度、壓力、流量等多方面的數(shù)據(jù),經微機分析、處理和控制產生實時再現(xiàn)的燃燒時的真實信息,并經微機分析判定直接得出結果。整機全部采用優(yōu)質器件,確保系統(tǒng)高品質,高速度運行,具有*性。
3.2我公司根據(jù)國內和國外儀器的不足以及經常同部四川消防研究所、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和多家公司的現(xiàn)場操作人員保持技術的交流,經過近10年不斷地改良和完善,技術非常成熟、客戶非常認可。
3.3采用16位板卡+多路模塊+微機,實行PID全自動控制方式,穩(wěn)定性、重復性、再現(xiàn)性優(yōu)。
3.4采用WINDOWS XP操作界面、精密設備專用開發(fā)軟件LabView,界面風格清新、美觀、簡捷。測試期間實時顯示測量結果并動態(tài)地繪出曲線,數(shù)據(jù)可以保存、調閱和打印輸出,可直接打印報表。具有高智能、引導式菜單操作,簡便直觀的特點,使試驗結果更加準確。
四、工程設計與整體規(guī)劃
4.1燃氣控制部分:
4.1.1試驗爐使用灌裝液化石油氣作為燃料,采用多瓶管道安裝方式。即四瓶串聯(lián)為一組,二組共八瓶,自動化控制電路,試驗時當壓力低于設定值,液相切換閥會自動轉換到另一組,這樣可防止試驗中燃氣突然耗盡,使試驗中斷。
4.1.2為了使灌裝液化石油氣延長使用時間,采用氣化爐氣化把液化石油氣由液相轉化為氣相,使灌裝里液化石油氣充分燃燒。
4.1.3為了使氣化后燃氣充分燃燒,增加了空燃比例閥,自動調節(jié)空氣和燃氣的比例,可達到燃燒熱值。
4.1.4燃料消耗量:75~125M3/h.
4.1.5燃氣控制部分氣路圖如下:
圖3燃氣控制部分結構圖
4.2壓力釋放系統(tǒng):
4.2.1在爐體壁后側裝有排氣孔,連接到后面的煙道,將爐體內的煙氣排出,控制爐內壓力。爐內排風采用11kw強力風機以及變頻器進行控制,其風量大小由程序自動控制以達到燃燒、壓力和排煙的要求。煙道室內部分采用USU310S耐高溫不銹鋼管,外部煙氣冷卻采用水蒸汽冷卻。
4.3所占地面積:
4.3.1要求樓層高7.0米以上,試驗爐、控制室、燃氣室以及制樣部分共計使
用面積:275平方米以上。
4.3.2要求環(huán)境:通風良好,操作方便。周圍無易燃、易爆物品。
五、主要技術參數(shù):
5.1儀器組成:耐火試驗爐、氣體流量測量系統(tǒng)、溫度測量系統(tǒng)和壓力測量及控制系統(tǒng)。
5.2耐火試驗爐:為垂直試驗爐,內尺寸3M(長)x3M(高)x1.25M(深)。
5.3爐體結構;爐子設計壽命為15年以上,爐子建造采用美國GOVMARK(哥馬克)技術。五層結構,內層為1300°C時,外層溫度為常溫;使用壽命長,內層的保溫材料(易損件)容易更換。
五層結構,從外到里分別為:層為鋼結構框架;第二層用紅磚砌成外圍;第三層為耐火高溫石棉;第四層為耐火磚;第五層莫來石耐火高溫棉,耐火溫度達到1600°C。
5.4燒嘴:在兩側爐壁內嵌有6個高速燒嘴,兩側各3個。提供爐膛內升溫所需的熱量。
5.5燃氣和空氣管路:見圖3
5.5.1由電動執(zhí)行器、蝶閥、空燃比例閥、二級減壓閥、手動蝶閥、點火控制器、壓力開關、燃氣超壓放散閥、氣化爐、燃氣氣液分離器、一級減壓閥、液相切換閥、燃氣壓力表、低壓表、球閥、燃氣泄漏報警器、不銹鋼軟管、燃氣高壓軟管等組成。
5.6煙氣收集:見圖4
5.6.1在爐膛頂上裝有錐形煙氣收集塔,收集爐膛前試樣試驗時泄漏的煙氣。
5.6.2風機功率:3kw,為強力吸煙風機。
5.6.3收集煙氣管道:采用直徑300mm的管路,直接連通壓力釋放系統(tǒng)。
5.6.4錐形收集塔:采用厚2.0mm,USU304不銹鋼板。
圖4煙氣收集
5.7壓力的釋放:
5.7.1在爐體壁后側爐壁上裝有兩個排煙孔,連接到后面的煙道,將爐體內的煙氣排出控制壓力。
5.7.2壓力釋放管路:在爐膛內的部分采用耐高溫的直徑300mm,USU310S不銹鋼管,能耐高溫1300℃,在上開有手動閥作風冷卻。在爐膛外采用壁厚5mm的焊管。
5.7.3壓力釋放功率:AC380,11kw耐高溫的高壓風機。
5.7.4冷卻方式:采用風冷冷卻方式。冷卻管路3m左右,冷卻效果非常好。
5.8爐內壓力測量:
5.8.1爐內壓力測量:為T形測量探頭,測量精度±2pa.共三個。符合GB/T9978.1-2008標準。
3.8.2爐內壓力每間隔1 min記錄一次,記錄設備準確度為1 s。數(shù)據(jù)采集為3次/秒鐘。
3.8.3 T形測量探頭:采用USU310S耐高溫的不銹鋼管,從爐內穿過爐墻到達爐外,爐內和爐外的壓力保持同一水平高度。
3.8.4壓力變送器:美國阿爾法高精度壓力傳感器,共三個。一個置于理論地面100 mm范圍內,一個置于門或卷簾高度三分之二處100 mm范圍內,一個置于門或卷簾頂部100 mm范圍內。測量壓力值為階梯壓力值,頂部壓力值試驗開始5分鐘之內為15pa±5pa,10分鐘后為17pa±3pa
5.10溫度測量系統(tǒng):
5.10.1爐內熱電偶: 爐內采用符合GB/T 16839.1規(guī)定的絲徑為2.0MM的K型鎳鉻-鎳硅熱電偶,外罩耐熱不銹鋼套管,中間填裝耐熱材料,其熱端伸出套管的長度不少于25MM,共8支,溫度的準確度小于±15℃.
5.10.2背火面溫度測量:采用直徑為0.5MM熱電偶,熔焊在厚0.2MM,直徑為12MM的圓形銅片上,符合GB/T16839.1規(guī)定的大型鎳鉻-鎳硅的熱電偶,應覆蓋長、寬均為30MM厚度為2.0MM的石棉襯墊。共計28支。
5.10.2.1其中平均溫度測量:熱電偶為8支,適用于GB/T7633-2008和GB/T17428-2009。
5.10.2.2其中溫度測量:熱電偶為20支 能含蓋到門扇寬度1200mm的帶模楣板的雙扇門的測量。
5.10.3環(huán)境溫度測量:采用直徑為3.0MM的鎧裝熱電偶,符合GB/T16839.1規(guī)定的大型鎳鉻-鎳硅的K型熱電偶。
5.10.4移動溫度測量:采用手持紅外線測量儀測量。
5.11加載裝置:采用推車,高3.5M,寬4.0M,車體設計四個地輪,共1套。
5.12 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
5.12.1采用PLC程序。包括:主控界面,爐溫曲線界面,壓力顯示、試件溫度界面,歷史記錄界面和參數(shù)確定界面。
5.12.2 試驗記錄(3秒/次)按編號存儲,可隨時查詢;可以實時查看試驗報表打印效果,只需點擊開始、計算和保存等按鈕就可完成,使用簡便。
5.12.3 同時增加數(shù)據(jù)調取功能,可以加載以往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從新計算并形成報告。
5.12.4 電腦一臺。
5.13 煙氣凈化系統(tǒng):將爐內排出的廢氣,經過凈化后達到無污染狀態(tài),為選配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