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式指北針
六二式羅盤儀是測定方位、距離、水平、坡度(俯仰角度)、高度、行軍時間、速度及測繪簡單地圖的一種簡易測量器材,為便于夜間使用,在其各相應部位上涂有熒光粉。
使用方法
(一) 測定方位:1、測定現(xiàn)地東南西北方向(1) 打開羅盤儀,使方位指標“△”對準“0”。(2) 轉動羅盤儀,待磁針指北端對準“0”后,此時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在方位玻璃上就可直接讀出現(xiàn)地東、南、西、北方向。2、標定地圖方位標定地圖方位就是利用羅盤使地圖上的方位和現(xiàn)地方位一致。(1) 打開儀器,調整度盤座,使方位指標“△”對準本地區(qū)的磁偏角度數(shù)。(2) 以測繪尺與地圖上的真子午線或座標縱線(即東西圖廓的內圖廓線)相切。(3) 轉動地圖,使磁針北端指向“0”,則地圖上的方位和現(xiàn)地方位*一致。3、測定磁方位角A測定圖上目標的磁方位角(1) 用指北針精確標定地圖,并保持地圖不動。(2) 將測繪尺與所在點和目標點的連線相切,調整度盤座,使指標“△”對準“0”刻劃線。
(3) 待磁針靜止后,其北端所指度盤座上的刻度即為所在點至目標點的磁方位角數(shù)值。B測定現(xiàn)地目標的磁方位角(1) 打開儀器,使方位指標“△”對準“0”,并使反光鏡與度盤座略成45度。(2) 用大拇指穿入提環(huán),平持儀器,由照準經(jīng)準星向被測地目標瞄準。(3) 從反光鏡中注視磁針北端所對準度盤座上的分劃,即為現(xiàn)地目標的磁方位角數(shù)值。
(二) 測量距離1、 用測繪尺直接量算圖上距離。2、 用里程計量讀圖上距離(1)先將紅色指針歸“0”;(2)平持儀器,把里程計測輪輕放在起點上,沿所量取的路線向前滾動至終點;(3)根據(jù)指針在比例尺上所指的刻線,即可直接讀出相應的實地距離。例如在1:50000地圖上由甲點量至乙點,儀器表面上1:50000比例尺指的是14個刻線,則甲乙兩點間的實地距離為7公里。若在1:100000地圖上量得14個刻線,則甲乙兩地的距離為14公里。另外,與有相應比例的(如1:25000)或成倍比例(如1:20000及1:500000)的地圖也可經(jīng)換算量讀之。
3、 用距離估定器概略測定現(xiàn)地目標的距離。儀器上距離估定器兩的間隔為照準與準星間距離的1/10,利用相似三角形關系,就可測定現(xiàn)目標的距離。(1)已知兩目標(物體)與所在點距離,求此兩目標(物體)之間的間隔可用下列公式:兩目標之間的間隔=兩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1/10打開儀器,用眼緊靠照準,瞄準目標,如兩目標(物體)恰好為距離估定器兩所夾住,又已知兩目標點與所在點之間的距離為100米,則兩目標點間的間隔為100×1/10=10米,其余可按此方法計算。此外,前方兩目標(物體)間的間隔不一定恰好為距離估定器兩所夾住,而小于或大于其間隔時,可采用下列公式:兩目標點間的間隔=兩目標與所在點間的距離×1/10×兩目標所占兩間隔的倍數(shù)。例:已知兩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為100米,測得兩目標間的間隔為距離估定器兩間隔的7/10,則兩目標間的間隔為100×1/10×7/10=7米。同樣:若兩目標的間隔為距離估定器兩間隔的1.5倍,則兩目標間的間隔為100×1/10×1.5=15米。
(2) 已知物體的寬度或兩目標之間的間隔,求目標與所在點間的距離,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已知目標的間隔×10例:已知前方兩目標間的間隔為12米,正好為距離估定器兩所照準,則目標點與站立點間的距離為:12×10=120米。此外,已知目標的間隔,但在瞄準時,小于或大于距離估定器兩的間隔,可用下列公式:目標與所在點的距離=目標的實際間隔/目標占距離估定器兩間的間隔的倍數(shù)×10(注:用距離估定器測定現(xiàn)地目標距離的方法是簡便的,但精度不高。)
(三)測定斜面的坡度(俯仰角度)打開儀器,使反光鏡與度盤座略成45度,側持儀器,沿照準、準星向斜面邊瞄準,并使瞄準線與斜面平行,讓測角器自由擺動,從反光鏡中注視測角器刻線所指示俯仰角度表上的刻度分劃,即為所求的俯仰角度(坡度)。
(四) 測量目標概略高度
已知目標(物體)與所在點之間的水平距離,先測定目標的俯仰角,再查高度表,即可得知目標的高度,其方法如下:1、由地圖上或用距離估定器求得所在點與欲測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