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計的矯正方法
來源:江蘇省金湖縣恒通儀表線纜廠有限公司
2013年03月13日 17:38
一、溫度計刻度的校正
溫度計刻度的校正通常用兩種方法:
A.以純的有機化合物的熔點為標(biāo)準(zhǔn)來校正。其步驟為:選用數(shù)種已知熔點的純有機物,用該溫度計測定它們的熔點,以實測熔點溫度作縱坐標(biāo),實測熔點與已知熔點的差值為橫坐標(biāo),畫出校正曲線,這樣凡是用這只溫度計測得的溫度均可在曲線找到校正數(shù)值。
B.與標(biāo)準(zhǔn)溫度比較來校正。其步驟為:將標(biāo)準(zhǔn)溫度計與待校正的溫度計平行放在熱溶液中,緩慢均勻加熱,每隔5℃分別記錄兩只溫度計讀數(shù),求出偏差值Δt。
Δt=待校正的溫度計的溫度-標(biāo)準(zhǔn)溫度計的溫度
以待校正的溫度計的溫度作縱坐標(biāo),Δt為橫坐標(biāo),畫出校正曲線,這樣凡是用這只溫度計測得的溫度均可由曲線找到校正數(shù)值。
二、溫度計讀數(shù)的校正
將一支輔助溫度計靠在測量溫度計的露出部分,其水銀球位于露出水銀柱的中間,測量露出部分的平均溫度,校正值Δt按式下式計算,即:
Δt=0.00016h(t體-t環(huán))
式中:0.00016一水銀對玻璃的相對膨脹系數(shù);
h—露出水銀柱的高度(以溫度差值表示);
t體一體系的溫度(由測量溫度計測出);
t環(huán)一環(huán)境溫度,即水銀柱露出部分的平均溫度(由輔助溫度計測出)。
校正后的真實溫度為:t真=t體+Δt
例如測得某液體的t體=183℃,其液面在溫度計的29℃上,則h=183-29=154,
而t環(huán)=64℃,則
Δt=0.00016×154×(183℃-64℃)=2.9℃
故該液體的真實溫度為:t(真)=183℃+2.9℃=185.9℃
由此可見,體系的溫度越高,校正值越大。在300℃時,其校正值可達10℃左右。
半浸式溫度計,在水銀球上端不遠(yuǎn)處有一標(biāo)志線,測量時只要將線下部分放入待測體系中,便無需進行露出部分的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