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原油田專家田芳勇來到文衛(wèi)采油廠新衛(wèi)107井智能分采試驗現場,對油井分層動用、井組含水波動等進行技術摸底,確保智能分采技術在現場應用良好。前9個月,智能分采技術在中原油田現場應用14口井,減少無效液量5.5萬立方米,平均單井含水降低5個百分點以上。
近年來,該油田進入“三高”(高液量、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階段,由于各儲層之間動用程度不均、控水穩(wěn)油難度增大,為激活油藏各儲層潛力,中原油田于2021年自主研發(fā)并形成以井下智能開關器為核心的智能分層采油技術,在每套油層上安裝智能開關閥,通過地面遙控指揮,讓相應油層打開或關閉,實現油井生產由“統(tǒng)籌合采”向“智能分采”轉變。
從2021年至今,智能分采技術在中原油田39口井應用,精準識別儲層產能66個,單井含水zui高降低14個百分點,累計增油2000余噸。
精準識別油層情況
9月25日,在每月一次的專業(yè)技術例會上,該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自動化研究中心技術人員羅代亮進行技術論證:“先利用智能分采技術弄清哪套層出水或產油,再對產油層進行開采,對出水層進行封堵,實現精準控水增油?!?/span>
“以前,為辨別哪套層出水或出油,通常采用機械卡堵水技術,但有一個弊端就是想要換層生產時,還需進行二次作業(yè)。如今,有了智能分采技術,只需在對應儲層上下入智能開關器,就可實現一趟管柱完成選層開采、分層測試等多項功能,省時省力還節(jié)約作業(yè)成本。”羅代亮說。
新衛(wèi)107井是中原油田文衛(wèi)采油廠一口低產低效油井,有2套儲層,一直處于“合采”狀態(tài)。為摸清該井每套油層的生產潛力,今年7月,技術團隊為其量身定制“三級三段”分采技術方案,即先打開di一套層,同時關閉第二套層和第三套層;再打開第二套層,同時關閉di一套層和第三套層,以此類推,每套層生產時間為15天,共計45天。
“通過定時輪采,我們清楚每套層情況,目前通過關閉出水層、開采產油層,油井日產油2.3噸,較措施前日增油1.5噸,見到良好增油效果?!绷_代亮說。
實現智能分層采油
“要實現智能分采工藝,采用的工具必須是一款集找水、控水、分層開采為一體的智能化工具?!碧锓加抡f,“入井工具的迭代升級很關鍵。”
技術團隊于2021年成功研發(fā)出di一代產品后,又借鑒國內外xian進智能控水采油技術,并根據油和水的不同比重,成功設計出第二代智能分層控水井下設備?!肮鈺宜€不行,還得會控水。”田芳勇說。
近兩年,團隊又將目光鎖定在復雜井況精細注采難題上,本著“應分盡分、精細注采、長效安全”原則,針對油藏高溫高鹽高壓特點,創(chuàng)新設計“脈沖+穩(wěn)壓”復合控制模式,不僅研發(fā)了上部套管微漏油井打壓調層工藝,還設計小直徑智能開關器機械結構,建立了4英寸套井智能分層采油工藝。
目前,油田已形成了適應4英寸套井及以上套管、耐溫150攝氏度、耐壓60兆帕的智能分層采油產品系列,現場試驗30多井次,年降低無效液量10萬立方米以上 。
及時解決應用難題
為確保該技術應用效果良好,技術團隊采取月度推進會的方式,組織相關人員對本月開展井次、各井試驗現狀、現場需要解決的難題等進行技術會審。該團隊建立項目考核獎罰辦法,設立完成進度獎、優(yōu)秀方案獎、整體效果獎、施工質量獎四個類別,每季度對完成階段性目標的單位與人員給予相應獎勵,有效激發(fā)了技術人員工作熱情。
“今年我們在濮城采油廠實施智能分采先導試驗6口井,有5口井呈現不同程度的增油降水成效,其中,技術方案、施工質量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碧锓加陆榻B,為解決工具入井后的復雜工藝難題,技術人員每周要往現場跑三四趟,做到問題早發(fā)現、早解決。
下一步,中原油田將進一步深化成果研究,擴大智能分采技術在特高含水油藏的應用規(guī)模,為老油藏精細挖潛和效益開發(fā)提供技術保障。
智控含水助力油田
老油藏挖潛過程中,如何精準地控制原油含水率,成為困擾眾多油田企業(yè)的難題。中原油田引入了杭州飛科電氣有限公司研發(fā)生產的原油在線含水分析儀,在線監(jiān)測每一口油井的原油含水情況。通過智能化的數據處理與分析,含水儀能夠迅速反饋出含水率的變化趨勢,為油田工作人員提供科學、準確的決策依據。而技術人員利用含水儀提供的精準數據,不斷優(yōu)化技術方案,提升增油降水效果,不僅提高了油井的產量,還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了經濟效益的zui大化。
ALC05井口原油含水分析儀/FKC02管段式原油含水分析儀
在中原油田現場應用中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024464426
加盟熱線: 15024464426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