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冒口設計
3.1冒口的種類和原理
(1)普通冒口
這種形式的冒口是很久以來一直沿用的冒口型式。鑄件凝固由薄壁部位開始,往厚壁部位推進,在凝固zui終位置設置適當大小的冒口。采用這種方法,鐵液凝固時的補給是沿著冒口→厚壁部→薄壁部的方向進行的。由于石墨析出的膨脹,鐵液向冒口一側逆流。并且與同時進行的鐵液收縮相抵消;在二次收縮時,則通過重力補償。這種冒口要實現(xiàn)有效收縮,所有鐵液收縮的補償都要通過冒口來承擔。因此通常工藝品出品率不高。
采用這種型式的冒口,應注意如下的事項:
① 冒口中鐵液溫度要高,或是設法延遲其冷卻速度。
② 在zui后凝固部位設置冒口。為了調(diào)節(jié)鑄件的冷卻速度,可用設置冷鐵,增加壁厚補貼或將厚壁部放于上型等的方法。
③ 以高溫澆注為好。
④ 對鑄型強度沒有特殊要求。
⑤ 冒口設計主要取決鑄件的形狀,因此冒口設計難度較大,并且工藝品出品率不高。
(2)利用石墨化膨脹的冒口
球墨鑄鐵液態(tài)收縮和石墨化膨脹如前述的那樣,從鑄件冷卻過程的凝固順序來看,采用前述的普通冒口時,必須按照鑄件本體、冒口頸、冒口的凝固順序。按照這種順序,不能有效地使凝固過程由于鑄件本體體積增加而產(chǎn)生的內(nèi)部壓力全部返回冒口側。這種型式的冒口的原理,是將鑄件本體體積增加而產(chǎn)生的內(nèi)部壓力保留在鑄件本體的內(nèi)部,在zui終凝固區(qū)域產(chǎn)生2次收縮時發(fā)揮冒口的補縮作用。為此,凝固順序為:鑄件的部分、冒口頸、整個鑄件及冒口。
南京寧博分析儀器有限公司技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