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縣發(fā)電廠7、8號汽輪機的容量為1000MW,監(jiān)測儀表(TSI)采用本特利3500系統(tǒng)。系統(tǒng)設計采用模塊化設計,包括:儀表框架、電源模塊、框架接口模塊、鍵相器模塊、3500/42/45/53/50監(jiān)測器模塊、繼電器模塊、通訊網關模塊、組態(tài)軟件模塊共8部分。該系統(tǒng)監(jiān)測功能全面,采用冗余設計,可靠性高;所有卡件均可帶電插拔;可通過微機對卡件進行組態(tài)修改及在線監(jiān)視,可以方便的檢修及維護。
3500系統(tǒng)監(jiān)測項目包括轉速、軸向位移、偏心、鑒相、軸振、蓋振、脹差以及膨脹等。監(jiān)測項目相關參數見表1。
其中:軸振、偏心、鑒相、轉速測量使用8mm渦流傳感器;軸向位移測量用llmm渦流傳感器;高、中差測量采用25mm渦流傳感器;低差測量用50mm渦流傳感器;軸承蓋振動用9200速度傳感器;高、中壓缸熱膨脹監(jiān)測使用國產設備,顯示表為DF9032,探頭為TD-2型。渦流式探頭主要技術數據詳見表2。
一、安裝調試過程
1.1調試前的準備工作
?。?)機務的軸系相關工作己完成,在調試過程中在主軸上不應有其他工作,以免影響調試數據的準確性。轉子己推至零位,靠近工作面并臨時固定,若末推至工作面,機務須提供主推力盤至工作面的間隙值,以便探頭定位時依據此間隙值對零點進行修正。
?。?)差脹、軸向位移探頭的安裝調試應在機組冷態(tài)條件下進行,其他探頭可在大流量沖洗完成后進行安裝定位。
?。?)TSI機柜上電正常,測量前置器電壓-24V/DC正常;探頭齊全、校驗合格;支架齊全,并檢查動作靈活,無卡澀、跳動現象;螺絲、止退片、墊圈等零部件齊全。
(4)組態(tài)工具準備齊全;安裝、調整工具準備齊全,且均校驗合格;通訊工具齊全;數據記錄表格準備齊全;現場照明良好。
?。?)安裝前,相關工作人員應熟知各工序的關鍵點及危險點。
1.2轉速探頭安裝定位
?。?)轉速探頭測量盤在汽輪機前箱內,主油泵后,為120齒的齒輪盤。關鍵點為從軟件組態(tài)中將齒數設為120齒。
(2)超速1、2、3號及汽輪機轉速、零轉速探頭采用8mm渦流傳感器,大小為Ml0mm×l.0mm,有8m延伸電纜。安裝時將定位探頭與齒輪間隙在0.8~1.2mm即可。關鍵點為:間隙值測量,塞尺松緊適中;探頭安裝時先不要將延伸電纜與探頭引線連接,防止探頭旋轉帶動延伸電纜受力。
?。?)DEH轉速共3個探頭,型號為MP-988,大小為M19mm×l.25mm,無中間接頭。該探頭2個對稱面上各有1個倒三角形的標記,探頭定位時一定要將這個三角號正對齒輪中心線,與齒輪的齒平行,2個面無先后順序;DEH轉速探頭安裝間隙應在0.8~1.0mm。關鍵點為當間隙與方向不能兼顧時,應首先確保其方向性,間隙可適當減小。
(4)機頭轉速表探頭為DF6201磁阻式轉速傳感器,直徑18mm,無中間接頭,安裝時將定位探頭與齒輪間隙在0.8~1.2mm即可。
1.3差脹探頭安裝調試
汽輪機差脹包括有高差、中差、低差(2個低壓缸僅設計1只探頭,安裝在低壓二缸尾部),其中高差、中差使用2個25mm差脹傳感器,低差使用2個5Omm差脹傳感器,采用補償式測量原理。
1.3.1補償式測量原理
補償式測量使用2個探頭結合起來測量,使測量范圍增加為單探頭測量的兩倍。一般探頭安裝于測量盤兩側。當測量時,測量盤首先位于1個探頭的線性區(qū)內,隨著測量盤移動,在達到交叉點電壓后,另一個探頭測量起作用,2個探頭輸出信號經前置器在卡件合成為差脹信號。
1.3.2探頭安裝
首先,根據測量范圍算出探頭之間的距離:D=量程+被測面厚度+2×零點對應間隙。實際安裝時該距離可以略大,但不能小于該數值。其次,按照計算數據安裝探頭,先將探頭支架安裝完成,移動托盤活動靈活,探頭支架固定到合適位置。再將探頭裝在支架上,靠近被測面,確認探頭與被測面平行,且兩探頭之間距離符合要求,試拉托盤探頭與被測面平行,且兩探頭之間距離符合要求,試拉托盤探頭輸出基本合乎要求后固定支架。zui后在每個支架與底座之間打入2個銷子,以固定支架、防止支架與底座之間打入2個銷子,以固定支架、防止支架活動。
1.3.3差脹探頭調試
差脹探頭安裝調試的關鍵是交叉點電壓的確定,如果交叉點電壓未定準的話,差脹顯示線性不好或顯示數據誤差較大。交叉點電壓的確定方法如下:
?。?)根據探頭出廠或測試報告提供的靈敏度,或現場移動托盤,采集探頭線性數據,計算出每個探頭的靈敏度,設置卡件組態(tài)中2個探頭靈敏度值。選擇1個和2個探頭組態(tài)默認的COV都比較接近的中間電壓值,寫入組態(tài)中,上傳修改后的組態(tài)至卡件。
?。?)根據選定COV現場定位2個探頭的位置。用萬用表測量2個探頭的前置器輸出電壓,當電壓接近COV,偏差不大的時候固定好探頭,2個探頭都固定好以后,調整托盤位置,使2個探頭的前置器輸出電壓盡量一樣,記錄該電壓值為實際的COV值,將卡件組態(tài)中2個探頭的COV修改為該電壓值,上傳卡件組態(tài)。
?。?)移動托盤,檢查測量線性,檢查線性時看組態(tài)中單個探頭的DIRECT值和間隙電壓值。
?。?)設置差脹方向。高壓轉子向汽機側脹為正;中壓、低壓轉子向發(fā)電機測脹為正。高、中、低差分別設置為靠近1號、遠離3號、遠離5號探頭(1、3、5號探頭均位于汽機側)。
?。?)零點確定及托盤固定:高差量程-9.5~15.5mm;中差量程-11~14mm;低差量程-10~40mm。因此,對高差:(15.5-9.5)/2=3mm。零點定位方法:①將發(fā)電機側探頭以交叉點電壓所在位置靠近測量盤3mm;②算出零點對應電壓,依據電壓定位,電壓值=交叉點電壓+靈敏度×3(交叉點電壓及靈敏度均指發(fā)電機側探頭)。確定零點后,固定托盤。
對中差、低差確定零點方法一樣,修正距離:中差為1.5mm,低差為15mm。(上述假設機務己推至工作面,如末推至工作面,應再增加機務提供間隙值的修正)。
1.4軸向位移探頭調試定位
每臺機組共有3個軸向位移探頭,實現軸向位移三取二保護邏輯。軸向位移測量用llmm渦流傳感器,安裝在現場汽機主推力盤后,探頭在被測面東側,固定在同一個支架上,信號輸出到同一塊3500/42卡件。軸向位移量程-2~+2mm,報警值-1.08mm、+0.6mm,停機值-1.28mm、+0.8mmn。調試步驟如下:
?。?)設定軸向位移方向。軸向位移正方向為大軸向機頭為正。探頭安裝在發(fā)電機側,正常推力方向遠離探頭為正。
(2)根據間隙電壓安裝探頭??M態(tài)中設定的軸向位移探頭安裝零點電壓為-9.7V,現場軸向位移探頭安裝在支架上的位置從上到下依次為軸向位移1、2、3,定位時應先固定好軸向位移3探頭,測量前置器電壓-9.7V,然后定軸向位2,zui后將軸向位移1固定好,3個探頭的前置器輸出電壓都是-9.7V,然后移動托盤,看卡件顯示的軸向位移值,檢查3個軸向位移顯示符合要求。
?。?)移動托盤至軸向位移報警和停機值,檢查繼電器卡件狀態(tài)正確,報警值、停機值信號正確發(fā)出。
?。?)定位。將托盤移動到卡件顯示軸向位移值(機務提供間隙值為:-0.45mm),前置器輸出電壓-7.9V,將托盤固定好。
1.5軸振、鍵相探頭定位安裝
軸振及鍵相探頭現場安裝定位時,理論值應按照-9.75V定位。但考慮安裝探頭的套管受熱膨脹及冷態(tài)時頂軸油頂軸、熱態(tài)時潤滑油油膜因素,會使探頭與被測面間隙變小,電壓降低,因此定位時按工程經驗值現場軸振和鍵相探頭按-10.lV定位。
二、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
2.1軸向位移正方向的確定
7號機組安裝軸向位移正方向以大軸向機頭方向移動為正。8號機組zui初安裝軸向位移以大軸向發(fā)電機移動方向為正。
?。?)大軸軸向受力分析。機組軸系及測點安裝如圖1所示。
正常穩(wěn)定運行期間,高壓缸迸汽使轉子前移,中壓缸、低壓缸均為中間進汽,可以認為對大軸的軸向作用力為零。總體看,汽機主軸受到向汽機側的推力,軸向位移的正方向為問汽機側。
?。?)根據制造廠家提供的保護定值判斷:跳閘值為-1.28mm/+0.8mm。假設發(fā)電機側為正,安裝時工作面定零,則保護定值應為-0.8mm/+1.28mm;安裝時非工作面定零,則軸位移保護定值雖為-1.28mm/+0.8mm,但高中低差顯示偏差為0.48mm(推力面與支撐面間隙)。
綜上所述,8號機組TSI軸向位移調試zui初的定位是錯誤的。zui終將8號軸向位移定位改正為工作面定零、向汽輪機側為正。
2.2交叉點電壓設置問題
7號機TSI調試過程中,發(fā)現差脹探頭在調試線性過程中總是出現線性不好的現象,特別是雙探頭互為補償式的測量方法,在確定交叉點電壓時需要反復調整,包括調整量程和探頭靈敏度,使測量誤差減小到允許范圍以內,但這樣定位后使探頭量程壓縮。在以后檢修時,應校驗探頭線性,得到準確的探頭靈敏度值。
原因分析:①探頭安裝時,兩探頭之間距離可能偏大,導致交叉點電壓附近存在死區(qū);②常規(guī)安裝調整方法是建立在理想前提下,一次測量系統(tǒng)的位移-電壓特性是線性的,并且其靈敏度*符合統(tǒng)一指標。不過,現場實際測出的位移-電壓特性與制造廠給定的位移-電壓特性有差別,有時差別還比較大。由于位移-電壓特性的不可調整,而且又是非線性誤差,所以無法做到全測量范圍的誤差在允許值內。
解決方法:通過對雙探頭差脹測量系統(tǒng)結構、工作原理和調整方法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新的建立在差脹測量工作原理上的調整方法:
?。?)現場準確測量差脹渦流傳感器測量系統(tǒng)實際位移-電壓的數據。
?。?)根據差脹測量范圍確定差脹渦流傳感器測量系統(tǒng)的工作段。
?。?)根據工作段內的實測數據應用zui小二乘法計算實際傳感器的*靈敏度。
(4)根據實際傳感器的*靈敏度和實測數據確定差脹渦流傳感器測量系統(tǒng)實際位移-電壓特性。
(5)將靈敏度輸入組態(tài)。
?。?)根據差脹渦流傳感器測量系統(tǒng)實際位移-電壓的特性和測量顯示形式確定傳感器的安裝零點。
?。?)傳感器安裝后進行差脹測量系統(tǒng)的聯調校核。
?。?)在聯調校核上進行zui終的系統(tǒng)微調校核,確保系統(tǒng)誤差盡可能減少。
2.3低差探頭安裝定位問題
8號機組因工期原因,探頭安裝與轉子對輪連接交叉進行。其安裝過程如下:機務連接高中壓轉子對輪,完成后將轉子推至工作面,熱工安裝軸向位移、高差探頭;機務連接中壓缸、低壓1缸轉子對輪,完成后熱工按照軸向位移顯示值確定中差位置;油沖洗后機務連接低壓Ⅰ缸、低壓Ⅱ缸轉子對輪,熱工按軸位移定位低差零點。
在定位低差零點時,發(fā)現軸向位移顯示-0.l5mm、高差為0.20mm、中差顯示0.55mm。分析該數據,將軸向位移平移至0mm,則高差為0.35mm,中差為0.40mm,即高中壓轉子分別相對缸體脹出0.35mm和0.40mm。經查受油沖洗影響,溫度由17℃升至約35℃,導致轉子膨脹。在此情況下單純按軸位移修正低壓缸差脹零點顯然不合適。zui終,按軸向位移加轉子膨脹估計值進行修正(因轉子膨脹只能估計,該數據不能保證測量的準確性,可能存在固有偏差)。該問題只能等待下次停機*冷卻后復核、調整。
因此,要求位移、差脹安裝時應全部在冷態(tài),且時間間隔不要過長。
2.4關于軸向位移問題
現3只探頭安裝在1塊卡上,并進行3取2邏輯,不符合風險分散原則,該問題有待增加卡件后分別接入3塊不同卡件,確保危險分散。
2.5超速保護軟件組態(tài)問題
試驗時,第1通道超速動作后,第2、3通道聯動。第1塊超速卡件故障或拔下,當2通道超速動作時,3通道不動作;插上第1塊超速卡時,1、3通道均動作。且超速保護動作后若要復位報警,必須在相應卡件用硬接線短接RESET端子。
檢查卡件組態(tài):①超速卡件(3500/53卡)組態(tài)2號、3號通道組態(tài)默認同第1通道,此時2、3通道組態(tài)為灰色無法對其進行改動。在第1塊53卡組態(tài)中,選中GROUPACTIVE,使3塊53卡組態(tài)一致,只要組態(tài)第1塊卡就可以。做超速保護3取2邏輯時,在卡件組態(tài)中對GROUPOPTIONS下的GROUPVOTING選項進行選擇,選擇了DEPENDENTVOTING,即在3塊卡件中做完3取2邏輯,zui終送出1個超速跳機信號,但ETS邏輯要求TSI分別送出3個超速跳機信號進入ETS,在ETS實現3取2超速跳機邏輯,因此應選擇INDEPENDENTVOTING。②在卡件組態(tài)中ALARMMODE項OVERSPEED選擇LATCHING,即超速報警信號發(fā)出后,即使轉速降回正常值,超速報警信號也不會消失,必須短接卡件后的硬接線復位報警信號,修改為NONATCHING后超速報警信號即可自動復位。
2.6軸振卡件組態(tài)問題
當軸振卡件及回路故障時卡件報警BYPASS,實際組態(tài)為卡件報警BYPASS即輸出危險狀態(tài),若有另外通道再發(fā)報警,則會引發(fā)跳機。檢查卡件組態(tài),在第1層SLOT14繼電器卡件(3500/33卡)組態(tài)中,1~11號通道軸振保護動作組態(tài)ANDVOTINGSETUP選項下,選擇了NORMAL'AND',當卡件BYPASS信號發(fā)出時認為該通道的危險值信號為1,即該通道軸振跳機信號發(fā)出力口有另外通道再發(fā)報警,即發(fā)停機信號,這樣做組態(tài)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保護拒動,但也增加了保護誤動的風險,實際組態(tài)將參數修改為TRUE'AND',即當卡件BYPASS信號發(fā)出時認為該通道的危險值信號為0,降低了誤動風險。
2.7探頭及引線固定問題
探頭引線和延伸電纜的連接一定要緊固好,現在使用白布帶將接頭纏好,白布帶遇油后收縮,包得更緊,也可以使用耐油熱縮管緊固接頭。另外在緊固探頭和支架螺絲時,要加止動墊片,軸向位移固定螺絲上有孔,直接用鐵絲固定,防止長時間振動螺絲以致松脫。
2.8系統(tǒng)設備方面
(1)卡件散熱量較大,卡件溫度較高,今后應注意機柜的散熱問題。建議加裝風扇,并增加柜內溫度報警至DCS。
(2)現場前置器安裝對地絕緣問題:該系統(tǒng)對信號屏蔽要求較高,建議在今后檢修時增加絕緣底座,將前置器固定在該底座上,確保系統(tǒng)單點接地。
(3)TSI安裝完成后,經過運行檢驗,3500系統(tǒng)監(jiān)測數據顯示正常,證明安裝是成功的,對問題的處理是可行的。這些為今后的檢修、安裝均提供了依據和經驗。
三、結束語
TSI安裝調試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汽輪機組的安全運行,而其調試在整個機組的熱控調試過程中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少,往往得不到調試人員足夠的重視,因而給機組的安全運行帶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