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LUX系列旋進漩渦氣體流量計采用微處理技術,具有功能強、流量范圍寬、操作維修簡單,安裝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電力、冶金煤炭等行業(yè)各種氣體計量。
智能旋進漩渦氣體流量計與傳統(tǒng)的孔板流量計進行比較,該流量計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實現了機電一體化,日常的計量過程不需人工值守;
2·工藝安裝條件不苛刻,儀表上、下游直管段可較孔板流量計大大縮短;
3·系統(tǒng)的測量準確度能夠滿足目前的貿易計量要求(≤2%);
4·流量測量范圍較寬(qmax/qmin=15~20">),可在孔板流量計無法涉足的部分小流量區(qū)域進行有效工作;
5·體積小、重量輕,離線標定較為方便;
6·測量信號既可就地顯示,也可按需遠傳;
7·無可動部件,因此對于一般的測量就不存在儀表的機械磨損;
8·儀表管理人員勿需專業(yè)培訓,流量、壓力及溫度等測量參數可以從表頭直接讀取并且不必進行折算轉換;
9·只需定期更換電池(微功耗)">及被測介質的參數。
智能旋進漩渦氣體流量計性能特點:
1、電路采用表面貼裝工藝、結構緊湊、可靠性高
2、采用微功耗*,憑內、外電源均可工作,整機功耗低;
3、采用高性能微處理器和現代濾波技術,軟件功能強大,性能*;
4、無機械可動部件、穩(wěn)定性好、不易腐蝕、無需機械維修;
5、前后直管段要求低,前≥3DN,后≥1DN;
6、采用高對比度的液晶顯示器,可顯示累積流量和瞬時流量,讀數方便,清晰直觀;
7、儀表具有密碼設置功能,防止非法設定;
8、儀表具有停電數據保存功能;
9、新地顯示流量值,并帶有脈沖信號和(4~20)mA標準模擬信號遠傳輸出,便于和二次儀表連接。
技術參數:
內電源:3V鋰電池,功耗≤0.3mW,可使用兩年;
外電源:24VDC±15%,功耗≤1W。
輸出信號:脈沖信號:三線制脈沖信號輸出,傳輸距離≤200m;
(4~20)mA標準模擬信號:線性對于(0~Qmax)m3/h流量范圍的模擬信號,傳輸距離≤1500m,接管方式為兩線制或三線制。
RS485通訊接口信號,直接與上位機聯網,可遠傳儀表相關參數及實時數據等。同時與MODEM可帶8臺流量計。
防爆等級:Ex DⅡBT4
環(huán)境溫度:-30℃~ 55℃
相對溫度:5%~95%
介質溫度:-30℃~ 80℃
大氣壓力:86kPa~106kPa
選型型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安裝注意事項:
1、選擇合理的安裝場所。安裝場所應避開強電力設備,高頻設備、強電源開關設備;避開高溫熱源和輻射熱源影響;避開高溫和強腐蝕氣氛影響;避開強烈振動并且安裝、布線、維修方便。在傳感器上游和下游,必須消除由于過長的管道所產生的振動。
2、儀表一般要求水平安裝,被測流體的流向應與殼體上指示流向的箭頭一致。亦可垂直或傾斜安裝。當測液體時,應確保傳感器總是*充滿液體。為了檢修時不致影響流體的正常傳輸,建議在儀表的安裝段另增設旁路。
3、旋進旋渦流量計對前后直管段的要求較低,原理上允許流量計前后不需要直管段,但一般要求儀表前有3D長度的直管段,儀表后有1D長度的直管段。特殊情況要求5D和3D長度。當單彎管或雙彎管的彎管半徑大于1.8D時,流量計前后可以不要直管段。
4、測量氣體或蒸汽時可采用溫度壓力補償。
5、當被測流體中含有雜質時,應在儀表前裝上過濾網,但仍應保證儀表前的直管段要求。
6、測量少量異相的氣液兩相流時傳感器安裝方法。測量液體時,管道中可能有少量的氣相,其含量不超過規(guī)定的氣一液兩相流體,為防止氣體在傳感器內滯留,必須安裝氣體分離器。測量氣體時,當管道被所測氣體可能產生的冷凝液,及氣體中存在未被除掉的不穩(wěn)定液相,為防止液體在傳感器內滯留、垂直安裝。測高、低溫流體時傳感器自身應有有效的保握措施。
7、儀表測得的被測氣體的體積流量為工作狀態(tài)下被測氣體的實際流量。若將該實際流量換算成標準狀態(tài)下的標準流量。
8、當管道較長,可能發(fā)生振動時,應在流量計上游和下游安裝固定支架,防止管道振動。根據經驗,流量測量值易受氣流脈動和壓力變化影響。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024464426
加盟熱線: 15024464426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