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硬度檢測
來源:東莞市環(huán)儀儀器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09月24日 16:52
硬度是材料抵抗局部變形,特別是塑性變形、壓痕或劃痕的能力,是衡量金屬軟硬程度的一種性能指標。其具體物理意義隨檢驗方法不同而不同。例如,刻劃硬度主要表征金屬對切斷破壞的抗力,肖氏硬度表征金屬彈性變形功的大小,常用的壓人硬度則表征金屬抵抗局部變形的能力.由于在壓痕以下不同深度處,金屬所承受的應力和所產(chǎn)生的變形程度不同,因此壓人硬度實際上是綜合反映了壓痕附近局部體積內(nèi)金屬的彈性變形抗力、衡量塑性變形抗力、形變強化能力以及大量塑性變形抗力等物理.不同的壓人硬度檢驗方法,由于壓頭的形狀及尺寸、檢驗力的大小及加力方式的不同,上述各個基本物理量在硬度值中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因此,硬度不是金屬材料獨立的力學性能,其硬度值沒有明確的物理意義,而是人為規(guī)定的在特定檢驗條件下的一種工程量或技術(shù)量.又因為硬度與其他力學性能之間存在一定關(guān)系,故可根據(jù)硬度值判定金屬的其他性能.各種硬度檢驗方法也往往以首先規(guī)定這種特定檢驗條件的人的姓氏而命名,或以首產(chǎn)這種硬度計的工廠名稱而命名。
常用的硬度檢驗方法有布氏法、維氏法、洛氏法及肖氏法等.布氏法適用范圍布氏硬度可用大直徑球體和大的荷載進行檢驗,可以獲得較大的壓痕。可用于側(cè)定軟硬不同和厚薄不一的材料的硬度.如鑄鐵、鑄鋼、有色金屬及其合金以及各種退火、正火或調(diào)質(zhì)處理后的各種鋼材的硬度。
1、檢驗儀器和試件
?、俨际嫌捕扔?主要由機架、試件架、壓頭、操作屏和數(shù)值顯示屏組成.
?、阡撉?經(jīng)淬火后的硬鋼或硬質(zhì)合金鋼球。直徑分別為2.smm、5.omm和10.omm。鋼球直徑為2.smm和5.omm的,其允許偏差應不超過士0.O05mm;直徑為10.Omm的,其允許偏差應不超過士0.O10mm。如檢驗后鋼球因殘余變形超過上述偏差時,則應更換,而相應的檢驗結(jié)果無效;鋼球表面光潔度應不低于Ro.63,并在5倍放大鏡下觀察無任何表面缺陷.
?、墼嚰?試件表面應制成光滑平面,以便壓痕邊緣足夠清晰而保證測盆壓痕直徑的準確性;試件表面應無氧化皮或其他外來污物.制備試件時,不應使試件表面因受熱或加工硬化而改變其硬度.
2、檢驗過程
①檢驗時的一般要求
A.檢驗應在10~35℃溫度下進行。對溫度有較高要求的檢驗,應控制在23℃士5℃
之內(nèi)。
B.檢驗時,必須保證荷載作用方向與檢驗面垂直。對于不規(guī)則的試件或工件,應根據(jù)其特殊形狀,制作合適的試件支承臺,以保證試件在檢驗過程中不發(fā)生傾斜、移動,并與壓頭軸線相垂直.
C.一塊試件上至少應在三個不同點測定硬度。在檢驗時,壓痕中心距試件邊緣的距離應不小于壓痕平均直徑的2.5倍,兩相鄰壓痕中心距離應不小于壓痕平均直徑的4倍。對于硬度小于35HB的試樣,上述距離應分別為壓痕平均直徑的3倍和6倍.
D.在讀數(shù)顯微鏡或其他測量裝里上測量壓痕直徑時,應在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測量。壓痕兩直徑之差不應超過較小直徑的2%石對于各向異性明顯的材料,兩直徑之差可不受這一限制,但應在有關(guān)材料標準或協(xié)議中作出具體規(guī)定.
E.試件表面層小厚度不小于卸除主負荷后壓頭壓人深度的8倍。
?、跈z驗過程
A.根據(jù)試件材質(zhì)選擇合適的銘球直徑及施加荷載。B.確定荷載保持時間.荷載保持時間是指從試件承受全部荷載瞬間至開始卸除荷載所經(jīng)歷的時間(s).建筑鋼材的荷載保持時間為105。C.將試件放在支承臺上,加初負荷使試件與鋼球互相接觸,必須使所施加荷載與檢驗平面垂直,再平穩(wěn)均勻地施加負荷,不得受到?jīng)_擊和震動。按規(guī)定時間保持負荷。
D.卸下負荷,用測微顯微鏡測量壓痕直徑,從相互垂直方向各測一次(或從直讀式硬度計上讀出壓痕直徑),當鋼球直徑為10mm、smm或2.smm時,壓痕直徑測量分別到0.02mm、0.02mm和0.01mm。壓痕兩直徑之差應不超過較小直徑的2寫,但對顯著各向異性材料則不受此限制,按有關(guān)技術(shù)條件規(guī)定執(zhí)行。
E.布氏硬度值HB可根據(jù)壓痕直徑按照公式(3:115)計算得出.計算得出的布氏硬度值或計算的三點布氏硬度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00時,至整數(shù);大于或等于10至小于100時,到。.1;小于10時,至。.01。
F.用10mm直徑鋼球在30000N的荷載作用下保持105測定硬度,布氏硬度值以符號HB表示,例如HB35O。在其他檢驗條件下,應同時標明鋼球直徑及硬度值,例如寫成HB2.5/1875=190,表明此結(jié)果是用2.smm直徑的鋼球在1837.SN力負荷下保荷105測得布氏硬度值為190.·③結(jié)果評定
A.檢驗后,若發(fā)現(xiàn)試件背面出現(xiàn)變形痕跡或邊緣鼓脹變形,檢驗結(jié)果無效。檢驗后壓痕直徑應在(0.25~0.6)D范圍內(nèi),否則應重新選擇D和F進行檢驗.
B.檢驗后試件邊緣及背面出現(xiàn)變形痕跡時,檢驗無效,另行選擇直徑較小鋼球及相應負荷重新檢驗。
洛氏法
?。?)檢驗原理
洛氏硬度檢驗的原理與布氏及維氏方法不同。它不是測定壓痕的面積來計算硬度值,而是通過測量壓痕深度的方法來表示材料的硬度值.洛氏硬度是以金剛石圓錐或鋼球作壓頭壓人被檢鋼材的表面,先后兩次施加負荷—初負荷及總負荷,經(jīng)規(guī)定保持時間后,卸除主檢驗力,根據(jù)兩次加荷后壓痕深度之差,求得被檢測金屬的洛氏硬度。為了符合習慣上數(shù)值愈大硬度愈高的概念,對于洛氏硬度人為地規(guī)定了一個常數(shù)K作為高硬度值,即壓痕深度殘余增量h=O時試樣的硬度值,并規(guī)定壓痕深度殘余增量h每增加0.002mm,就減小一個硬度單位。因此,令。二h/0.002為一個硬度單位,當壓頭為金剛石圓錐體時,K=100,即金屬洛氏硬度的高值為10。;當壓頭為淬火鋼球時,由于多用于測定較軟金屬的硬度,壓人深度較深,因此規(guī)定K=130.根據(jù)所采用的測深標尺不同,可得到9種不同的硬度表示方法,每種標尺用一個字母附在洛氏硬度符號HR之后加以注明,如HRA、HRB、HRC、HRD、HRE、HRF、HRG、HRH、HRK。我國常用的表示方法有HRA、HRB、HRC三種。
?。?)適用范圍與布氏硬度相同。
(3)檢測儀器和試件
?、俾迨嫌捕仍囼灆C。洛氏硬度試驗機的結(jié)構(gòu)與布氏硬度試驗機基本相同,只是所用的壓頭為金剛石圓錐或圓球。
?、谠嚰?。試件應符合下列要求:
A.試件檢驗面必須精細制備使其平坦,不帶有油脂、氧化皮、裂縫、顯著加工痕跡、凹坑及外來污物。試件表面加工時避免因受熱或冷加工改變金屬的性能。
B.對于彎曲面的試件,其曲率半徑不得小于15mm,如半徑為5~15mm,則測得硬度值需加以修正值修正。
?。?)檢測過程
?、贆z驗時的一般要求
A.檢驗應、在10~35℃溫度下進行.對溫度有較高要求的檢驗,應控制在23℃士5℃之內(nèi)。
B.檢驗時,必須保證荷載作用方向與檢驗面垂直。對于不規(guī)則的試件或工件,應根據(jù)其特殊形狀,制作合適的試件支承臺,以保證試件在檢驗過程中不發(fā)生傾斜、移動并與壓頭軸線相垂直。
C.一塊試件上至少應在三個不同點測定硬度。在檢驗時,壓痕中心距試件邊緣的距離應不小于壓痕平均直徑的2.5倍,兩相鄰壓痕中心距離應不小于壓痕平均直徑的4倍。對于硬度小于35HB的試樣,上述距離應分別為壓痕平均直徑的3倍和6倍。
D.在讀數(shù)顯微鏡或其他測量裝置上測量壓痕直徑時,應在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測量。壓痕兩直徑之差不應超過較小直徑的2%。對于各向異性明顯的材料,兩直徑之差可不受這一限制,但應在有關(guān)材料標準或協(xié)議中作出具體規(guī)定。
E.試件表面層小厚度不小于卸除主負荷后壓頭壓人深度的8倍‘
F.在檢測過程中,檢驗裝且不得受到?jīng)_擊和振動。
G.相鄰兩壓痕中心間距離至少應為壓痕直徑的4倍,同時不得小于Zmm;任一壓痕中心距試樣邊緣至少為壓痕直徑的2.5倍,同時不得小于lmm。
H.每個試樣的檢驗點數(shù)不應小于4個(*點不計),對于大批量試樣,點數(shù)可適當減少。
②檢測過程
A.施加初始檢驗力,注意指針或指示線不得超過硬度計規(guī)定范圍,否則應卸除初始檢驗力,在試樣另一位置檢測。
B.調(diào)整指示器至零點,在2~8s內(nèi)施加全部主檢驗力。
C.保持檢驗力的作用時間,對于施加主檢驗力后不隨時間繼續(xù)變形的試樣,保持時間為1~35;對于施加主檢驗力后隨時間緩慢變形的試樣,保持時間為6~85;對于施加主檢驗力后隨時間變形的試樣,保持時間為20~255。
D.卸除主檢驗力.達到要求的保持時間后,在25內(nèi)平穩(wěn)地卸除主檢驗力,保持初始檢驗力,從相應的標尺刻度上讀出硬度值。
?。?)檢測結(jié)果及控制
?、贆z測結(jié)果應至0.5個洛氏硬度單位。
?、趹M量避免將洛氏硬度值換算成其他硬度值或強度。
?、廴鐪y得結(jié)果是以壓痕深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