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自主游動的機器小魚、可以識別垃圾分類的智能電腦、可以幫助小朋友編程的軟件系統以及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能讀懂的人工智能教材……全國工智能教學與實驗示范體系日前發(fā)布,這對愛好人工智能的青少年們來說是場“及時雨”,或將對人工智能教育產生深遠影響。
這套體系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與中科智能之星——“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教育聯合實驗室”歷時3年研發(fā)而成,被認為是中科院在科教融合領域的又一新成績。
自動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研究員孫哲南表示,近一些年人工智能取得了長足發(fā)展,但人工智能教育怎么做,國內尚處在初期探索階段。為此從3年前開始,自動化所的一些一線科研專家們開始助力這項工作,以期把該研究所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高精尖研究成果轉化為面向中小學生、中高職的學生們的課程、讀物與設備等,促進落實科教融合。
目前,人工智能教學與實驗示范體系包括人工智能示范課程、人工智能示范教材以及人工智能開發(fā)實踐示范平臺3部分組成的整體化教學實踐解決方案,其目標不是要讓中小學生*理解或掌握人工智能領域每一個具體算法和程序編寫,而是讓他們通過系統化、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的學習實踐去了解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技術邊界,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智能化社會。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