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ParalMAT-S200型 電子式光學平行差測量儀
產品簡介 Product introduction
HCParalMAT-S200型 電子式光學平行差測量儀采用光學自準直儀原理及高精度數(shù)字圖像處理技術完成對光學平晶、光學窗口或光楔的平行差測量,測量軟件可同時對兩個正交方向的平行差或值進行測量,提供±1.0角秒的測量精度。
本機由一個電子自準直平行光管和一個可調節(jié)高度的升降底座組成。運行于上位計算機的測量軟件可顯示電子目鏡及測量數(shù)據,并可將數(shù)據保存為Excel兼容格式并進行報表打?。划a品采用了小型化設計技術,為用戶提供了高性價比的平行差測量檢測方案。
性能特點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1、便攜經濟適用,雙軸,電子目鏡;
2、±1.0秒光學平行差測量精度;
3、值測量或X 、Y 雙軸獨立測量;
4、高分辨率圖像傳感器;
5、軟件直接顯示測量結果, 無需人工讀數(shù);
6、可打印的測量報表;
7、長壽命LED光源;
8、全數(shù)字信號處理;
9、即插即用USB接口;
應用范圍 Applications
● 光學平晶檢測;
● 光學窗口平行度測量;
● 光楔檢測;
技術指標 Technical indicators
型號 | HCParalMAT-S200 | ||
物鏡焦距 | 200mm | ||
物鏡口徑 | 38mm (N.A.=90%) | ||
光源類型 | 大功率半導體光源LED Light Source (中心波長λ=630nm) | ||
探測器 | 高分辨率圖像傳感器(High Resolution Image Sensor) | ||
目鏡 | 軟件顯示標尺疊加的實時影像(Real-time Video Display) | ||
測量頻響 | 3Hz TYP. | ||
接口類型 | USB 2.0 High Speed Interface | ||
讀數(shù)視場 | 1800" (arc sec. 角秒) × 1600" (arc sec. 角秒) | ||
分辨率 | 0.1" (arc sec. 角秒) | ||
精度 | ±1" (arc sec. 角秒) | ||
重復性 | 0.5" (arc sec. 角秒) | ||
工作臺尺寸 | 260mm (L)×200mm (W) | ||
升降范圍 | 0 ~ 200mm | ||
重量 | 15.5 KG |
標準配置 Standard configuration
● 光學平行差測量儀主機
● 大理石工作臺
● 調節(jié)支臂
● 數(shù)據線
● 標準測量軟件
● 專用儀器箱
選配附件 Optional accessories
● 筆記本電腦
● 旋轉工作臺
● 可調平臺
● 多軸傾斜臺
注意事項 Precautions
1、儀器及被測量零件應放在較穩(wěn)定的工作臺上。工作環(huán)境應力求溫度恒定,做測件與儀器中間不得有抖動的氣流,如通風口、暖氣片、電烙鐵、臺燈、人體溫度等,應盡量避免其影響。
2、觀察表而鍍反射膜的反射鏡自準像應選擇小功率燈泡,觀察表面未鍍反射膜的光學零件(如平行平板、棱鏡等)的自準像則應選擇功率大的燈泡,該儀器可使用6v、5w以下的小燈泡。
3、在可能的情況下每一個自準像多次瞄準所讀取的讀數(shù)取平均值計算可降低瞄準誤差,提高儀器精度。一般取3~5次。
4、儀器使用前應用軟性紗布和航空汽油將基面的防繡油脂清擦干凈。
5、儀器的二維測微器,供用戶在觀察時使用。
6、測微鼓輪系由精密螺桿付組成,使用時,切勿旋轉過快,或用力過猛,以防精密螺桿精度走失及定位失靈。
保養(yǎng)維護 Maintenance
1、該儀器系精密光學儀器,應該由專人保管。使用者應了解儀器的原理、性能及使用方法。使用存放應十分小心,防止碰撞及振動。應保持工作環(huán)境的消潔及溫度穩(wěn)定。
2、儀器出廠時各部份均保證了良好的性能,除可調部份一般不能隨意拆開調整。如發(fā)生故障應由有經驗的人檢修或送回制造廠家檢修。
3、鏡頭及目鏡的外露玻璃部分切忌手摸,應盡量少擦。如有灰塵可用軟毛刷輕輕掃掉。如有印跡可用脫脂棉或鏡頭紙蘸少量的酒精的混合物歧丙酮等進行擦拭。
4、鏡管及其它外露表面可用溶劑汽油清擦干凈。儀器使用后應蓋上護蓋,若長時間不用應裝入箱內并放平于干燥、溫度適當之處進行保管。
5、儀器使用后,對精密工作表面應及時用軟性紗布和航空汽油擦干凈并涂上適量防銹油脂。
6、儀器應經常保持清潔,特別是光學及精密零件表面,應盡量避免手指接觸和碰傷,光學表面還應盡量減少擦拭,若需擦拭時,可先用脫脂棉花沾少量的酒精加混合劑(1 : 8),輕輕擦拭以保持光學表面的清潔。
7、儀器使用完畢后,宜放在干燥、低溫處。
8、儀器搬運時,應防止沖撞和較大的震動,以免精度損失。
9、儀器應定期維護檢測,以保證原有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