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母線槽連接器
目前國內大電流母線槽直線段單元與直線段單元、彎頭單元、始端單元之間的過渡連接是母線槽產(chǎn)品一項關鍵技術,現(xiàn)在市場普遍采用同一相雙母排縱向布置的母線槽連接器,導電板與絕緣隔板的單片插接,再用螺栓緊固,這種連接方式縱向尺寸較大,不利于現(xiàn)場安裝和整體穩(wěn)定性。并且在電流等級較大時,只能采用兩個插接單元組裝體作為連接單元,安裝難度大,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后期維修麻煩,并制約了母線槽的發(fā)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母線槽連接器,以解決現(xiàn)在母線槽連接器存在的不利于現(xiàn)場安裝和整體穩(wěn)定性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母線槽連接器,包括右外側護板、左外側護板、壓板、碟形墊圈、矯正螺栓、絕緣螺栓、方形螺母,絕緣螺栓的兩端裝配有碟形墊圈,碟形墊圈的右外側裝配有壓板,碟形墊圈的左外側裝配有方形螺母,矯正螺栓的兩端分別與右外側護板及左外側護板相連接;每相中間由厚型導電板和薄型導電板組間隔設置連接導通,薄型導電板組由絕緣隔板和設在其兩側的薄型導電板組成;厚型導電板和薄型導電板組之間設有加長絕緣套。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靠近端部的相鄰薄型導電板組之間設有絕緣套。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壓板和右外側護板設有定位爪兩兩相契合,方形螺母與左外側護板也設有定位爪兩兩相契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厚型導電板由兩塊緊靠設置的導電板組成。
本實用新型將大電流母線槽的連接器設計為同一相雙母排橫向布置的連接器,同相雙母排采用四面搭接式,并且可將大電流連接器的每相中間用雙導電板進行連接導通,增大導電面,降低溫升,這樣既節(jié)省了空間,又可以保證連接可靠性,并在插接處設有3~5mm的調整間隙,可以有效的調解母線槽的安裝誤差,便于安裝。整體采用高強度的單螺栓緊固,實現(xiàn)母線槽快速連接。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母線槽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2的側視圖;
圖4為圖3的左視圖。
圖中:1、右外側護板,2、壓板,3、碟形墊圈,4、薄型導電板,6、矯正螺栓,8、厚型導電板,9、絕緣套,10、絕緣隔板,11、絕緣螺栓,12、左外側護板,13、方形螺母,20、加長絕緣套。
新型母線槽連接器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涉及了一種母線槽連接器,有三相三線制及三相四線制兩種結構。現(xiàn)結合附圖,以三相四線制結構為例做詳細說明。
一種母線槽連接器,包括右外側護板1、左外側護板12、壓板2、碟形墊圈3、矯正螺栓6、絕緣螺栓11、方形螺母13,絕緣螺栓11的兩端裝配有碟形墊圈3,碟形墊圈3的右外側裝配有壓板2,碟形墊圈3的左外側裝配有方形螺母13,矯正螺栓6的兩端分別與右外側護板1及左外側護板12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共有三組厚型導電板和5組薄型導電板組,每相中間由厚型導電板8和薄型導電板組間隔設置連接導通,兩端部設置薄型導電板組。如圖3所示,靠近右端部的相鄰薄型導電板組之間設有絕緣套9。薄型導電板組由絕緣隔板10和設在其兩側的薄型導電板4組成;厚型導電板8和薄型導電板組之間設有加長絕緣套20。厚型導電板8由兩塊緊靠設置的導電板組成。
壓板2和右外側護板1設有定位爪兩兩相契合,方形螺母13與左外側護板12也設有定位爪兩兩相契合。此結構組成了本實用新型大電流母線槽端頭的過渡連接單元的外部結構。將內部結構與導電板組按一定排放順序與外部結構相結合組成一個整體。
本實用新型采用獨立的一體式插接單元,安裝時,將一壓板2、碟形墊圈3、右外側護板1、一組薄型導電板組、絕緣套9、一組薄型導電板組、加長絕緣套20、厚型導電板8等以及左外側護板12依次串套在絕緣螺栓11上,并與方形螺母13連接組成一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