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m3/d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在這十年中,MBR體系已經(jīng)在解決我們生活中的污水、醫(yī)院中的廢水、垃圾在滲出的液體、工業(yè)廢水和所有濃度比較高、不容易降解的工業(yè)廢水在發(fā)揮了重要作用。MBR需實行預處理,大多數(shù)是與其他工藝相聯(lián)合的形式。
本產(chǎn)品由YYY2019年7月16日發(fā)布
MBR-厭氧/缺氧交替工藝
交替式厭氧/缺氧-膜生物反應器(A-A/A-M)工藝可提高生活污水脫氮除磷效果。該工藝由一個交替缺氧/厭氧反應池和內(nèi)置膜過濾單元的好氧池組成。通過好氧池底部回流污泥流向的改變,使得兩個獨立反應器(A和B)內(nèi)依次形成缺氧和厭氧環(huán)境,實現(xiàn)同步厭氧釋磷、缺氧反硝化脫氮,及好氧吸磷、硝化、去除BOD等過程。好氧反應器進行連續(xù)曝氣減緩膜污染的進程,延長清洗周期。該工藝對COD、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別達到93%、67.4%和94.1%。
40m3/d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A2/0 + MBR工藝
A2/0+MBR技術是把過去的A2/0技術與MBR技術相結(jié)合,使它們的優(yōu)點相互彌補,相互配合,能夠有效的排除主要污染物質(zhì)。A2/0+MBR體系中發(fā)生的高污泥濃度不但減少了水力停留時間,且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反硝化除磷等階段,就說是在C/N較低的前提下,也能確保優(yōu)良的脫氮除磷效應。運用A2/0+MBR工藝處置市區(qū)污水,試驗證明:MBR池的污泥濃度高達8.2g/L,CODCr、TN與氨氮的去除率分別達93.0%、78.5%和94.7%。
生物強化技術的主要方式
40m3/d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生物強化技術的應用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投加降解微生物或共代謝基質(zhì)類物質(zhì)、生物強化制劑和固定化生物強化技術3種。
1.1直接投加降解微生物或共代謝基質(zhì)類物質(zhì)
直接投加降解微生物是生物強化技術應用為普遍的方式之一,這種微生物經(jīng)過篩選、培養(yǎng)、馴化之后,投入到廢水中,以目標污染物為碳源和能源,廢水中的微生物可以附著在載體上,形成高效生物膜或以游離的狀態(tài)存在。
投加生物共代謝基質(zhì)及輔助營養(yǎng)物質(zhì)主要是為了去除一些難降解的有機物,對于一些難降解的有機物,微生物并不以其為碳源,而以甲烷、丙烷、甲苯、酚、氨和二氯苯氧基乙酸等為原始底物,微生物降解這類底物之后,產(chǎn)生的氧化酶改變了目標污染物的結(jié)構(gòu),從而達到降解目標污染物的目的。這個過程被稱為生物共代謝作用。
地埋A2/O-人工濕地技術:
A2/O 工藝亦稱A-A-O 工藝,本工藝為采用厭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簡稱,是流程簡單,應用廣泛的脫氮除磷工藝。適用于處理要求較高,四季氣候變化大,氣溫較低的地區(qū)。處理規(guī)模不小于200 噸/天。工藝參數(shù): 厭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2 h,缺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4 h,好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6 h,人工濕地水力負荷0. 5~1. 0 m3/(m2˙d) ,污泥理周期180 天。
生物滴濾-人工濕地技術:
亦稱滴濾池工藝,一般以碎石或塑料制品為濾料,污水噴灑在濾層上部,沿濾料孔隙下滲時,有一部分污水、污染物和細菌附著在濾料表面上,微生物便在濾料表面大量繁殖,形成生物膜。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從而得到凈化。本技術適用于處理要求一般,規(guī)模較小,距離居民區(qū)較遠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規(guī)模10~30 噸/天。工藝參數(shù): 集水池停留時間不小于12 h,缺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12 h,生物濾塔負荷0. 2~0. 3 m3/(m2˙d) ,人工濕地水力負荷0. 5~1. 0 m3/(m2˙d) ,污泥理周期180 天。
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qū)е滤w富營養(yǎng)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柵的原污水經(jīng)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經(jīng)過格柵或者篩率器,之后進入沉砂池,經(jīng)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淀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zhuǎn)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經(jīng)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jié)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后進入污泥消化池,經(jīng)過脫水和干燥設備后,污泥被后利用。